館藏資訊
由國家文藝基金會所主辦的「國家文藝獎」舉辦至今已歷四載,在一個對藝術不怎麼尊重、也缺乏滋養大藝術家土壤的島嶼上,我們應該慶幸有這麼一個獎項,給那些辛勤數十載的藝術家一點掌聲,也該慶幸有「藝術大師」這個系列,有系統地把這些文藝獎得主的生命歷程、藝術進境留下記錄。
第三屆文藝獎得主──文學類《鍾肇政的台灣塑像》、美術類《揮手的姿勢──看‧不見‧張照堂》、音樂類《音樂獨行俠馬水龍》、舞蹈類平珩、戲劇類《樂在學習──劇場園丁聶光炎》──的傳記在歷經千辛萬苦,在千呼萬喚之下終於付梓出版。這屆傳記與往年不同的是採取格局方正的特殊開本,在設計者劉開的統籌下,讓圖文呈現有更大的揮灑空間,不管是張照堂特色獨具的黑白照片、聶光炎繁複豐富的舞台設計、平珩在空間中的迴旋都能在這個特殊開本裡得到更妥貼的安頓,而且閱讀起來更舒適,也兼具盈手可握的玲瓏與藝術大師的質感份量。
每一本書都附贈由國家文藝基金會與公共電視台合作拍攝的紀錄片 VCD光碟,讓你更貼近藝術大師的創作!
在苦悶的日據求學時代,飽受身份認同困難的鍾肇政,與同是小說迷的室友合訂一份雜誌,頓時感覺「有了一份雜誌,整個人都覺得富有起來」。寄情於文學的鍾肇政,其著作包括《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魯冰花》、《輪迴》、《原鄉人》等,不僅廣為眾人所知,也有一些被拍為電影。
第三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文學類得獎者鍾肇政,生於桃園龍潭,為客家文學大老,他是戰後開啟大河小說創作的第一人,也是戰後第一代作家當中努力跨越語文障礙,嘗試描述原住民生活的一位傑出作家。呈現台灣人於歷史各階段所受的虐待與被壓迫生活現實的描述。
從來沒有一個人像鍾肇政這樣,用漫長的一輩子,純綷地,只做一件事,用他的文字,用他的語言,用他的社會參與。用他每一天始終不曾更易的生活方式,執拗著為台灣塑像,跨過歷史亡靈,超越殖民傷痕,走過那永遠不能複製的一輩子。曾經,我們跟著白先勇永遠的尹雪艷,追悼著消失的大陸風華;追隨著張愛玲悵嘆了口氣:「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回不去了!」然後,我們終於有機會,看見鍾肇政,用一生的生活內容,寫下一個文化的新起點,執拗,純粹,在泥土裡溫暖,隨人群豐富,面對著橫逆挫折,勇敢地活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