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0
0
0
悲傷幾何學 [電子書] : 思索數學.失去與人生 / 麥可.法瑞姆(Michael Frame)著 ; 畢馨云譯
- 作者: 法瑞姆 (Frame, Michael)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Geometry of grief.
- 思索數學失去與人生
- 思索數學.失去與人生
- 科學人文 ;
- 出版: 臺北市 : 時報文化 2023[民112]
- 叢書名: 科學人文 ;90
- 主題: 數學哲學 , 悲傷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3537101 、 9786263537118 (PDF) 、 9786263537125 (EPUB)
- URL:
點擊此處查看iRead eBook華藝電子書(2024逢甲聯盟上半年)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譯自: Geometry of grief : reflections on mathematics, loss, and life 附錄: 多談一點數學 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2024逢甲聯盟上半年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310421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推薦人】
洪萬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以幾何學思考人生
有種美好且形而上的領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有時會感受到,對某事突然理解或頓悟而產生的瞬間快感,但伴隨著興奮之後的是一種失落感,因為領悟的剎那永遠不會重複,也就是幾何學談的「不可逆轉」,我們對此情境變化的反應就是悲傷。
但對《悲傷幾何學》作者而言,悲傷可能是人們生命中充滿可能性的時刻,讓我們能夠了解,失去親人或生命中各種事物,與失去頓悟的快感之間有相似之處。透過幾何學的放大對稱性,我們依然會看到原始形狀。同樣的,鑲嵌在大損失中的是較小的損失。這種領悟有助於減輕人生痛苦,重新定向我們的思維。
作者認為,悲傷有兩種意思。首先,悲傷是對永久失去的反應:它是不可逆轉、帶有情感重量,且是超凡的;此外,悲傷是自我相似:譬如,喪母之痛包含許多「比較輕微」的悲傷,因為再也不能促膝長談,或一起用餐、散步。然而,每一個微小悲傷都是對失去母親的反應之縮影,可以當成尋找有效投射的實驗室。向外在投射,悲傷就有可能指向可以助人的舉動。
在這本意義深遠且充滿希望的書中,作者為讀者陳述幾何學如何幫助我們理解與應對悲傷,即使你是排斥數學的人,也能理解書裡淺顯易懂的敘述。作者在書中穿插了原創插圖、對基礎幾何學的清晰介紹,以及從他自己人生中汲取的智慧,是穿越數學與美麗人生之旅。藉著人類純善的心靈與幾何學的優雅,本書幫助讀者了解,我們可以如何放膽大步前行,勇敢面對未知的崎嶇道路。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麥可・法瑞姆(Michael Frame)
耶魯大學數學系教授,2016年退休。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