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圖書館
172
0
0
0

看見孩子的高敏感天賦 : 兒童精神科醫師的高敏感兒教養法,讓怕生、愛哭鬧的孩子發揮優勢的13則教養處方籤 / 崔治鉉著 ; 鄭筱穎譯.

  • 作者: 崔治鉉,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兒童精神科醫師的高敏感兒教養法, 讓怕生.愛哭鬧的孩子發揮優勢的13則教養處方籤
    • 兒童精神科醫師的高敏感兒教養法讓怕生愛哭鬧的孩子發揮優勢的13則教養處方籤
    • 首爾大學兒童精神醫師的高敏感兒教養法,讓怕生、愛哭鬧的孩子發揮優勢的13則安心處方籤
    • 兒童精神科醫師的高敏感兒教養法, 讓怕生、愛哭鬧的孩子發揮優勢的十三則教養處方籤
    • 親子田系列 ;
  • 出版: 臺北市 : 采實文化 2023[民112].
  • 叢書名: 親子田系列 ;057.
  • 主題: 親職教育 , 育兒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3492608 (平裝): NT350
  • 一般註:版權頁副題名 : 首爾大學兒童精神醫師的高敏感兒教養法, 讓怕生、愛哭鬧的孩子發揮優勢的13則安心處方籤 附錄 : 延伸閱讀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30775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韓國知名小兒心理醫生的安心教養法】
接納敏感特質,找出天生優勢,
就能減少孩子的不安,爸媽也不再心累累!


★2022年韓國文化觀光部「世宗圖書文科類」選定圖書
★韓國網路書店Yes24、教保書店、阿拉丁9分好評,兒童心理學、親子教養類暢銷書

你的孩子是不是:
即便一點小事也會受到驚嚇,有時會無緣無故哭鬧;對第一次看到的人事物或陌生的地方容易緊張;容易被他人意見影響,或是過度謹慎小心……
細膩又敏感的孩子,像是渾身是刺的刺蝟,究竟該怎麼擁抱他們呢?

●孩子不是愛惹麻煩,只是比較「敏感」!
身為首爾大學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專家,
崔治鉉醫師在治療兒童和青少年心理、行為及情緒問題上,擁有豐富的經驗。
他發現有些孩子不是特別難搞,而是具有「高敏感」特質,
他們比一般孩子「容易接收到更多刺激」,或是「對刺激的反應更強烈」。
然而,只要學習調適,就能將敏感轉化成優勢!

▲即便一點小事也會受到驚嚇,有時會無緣無故哭鬧
→ 通常代表孩子的感官能力特別敏銳,觀察孩子特別敏感之處,可能具有較高的藝術天分

▲極度抗拒第一次看到的人事物或陌生的地方,容易緊張
→ 代表對週遭環境有敏銳的觀察力,且思考周全仔細

▲經常被他人意見影響,或是過度謹慎小心
→ 共感能力強的人,能及時了解對方的需求,也注重細節,很適合與人團隊合作

●13條安心教養原則,對準敏感孩子的需要
由於每個孩子敏感的方面和程度都不同,因此沒有一體適用的教養法。
書中以各種狀況為例,具體說明教養態度的不同呈現,並統整出13條教養原則。
只要父母遵守原則、心態正確,就能找到最適合的教養方法。

【情境1】孩子每天都吵著不想去上學
•首先,請接納孩子不想去上學這件事,並盡可能不讓孩子覺得自己做錯事。
•接著陪孩子一起找出緩和焦慮的方法,練習適應幼稚園環境。
•最重要的是,如果確定要送孩子上學,父母的態度就要堅定,才能給孩子安全感。

【情境2】孩子情緒很不穩定,一不順他的意就大吵大鬧
•父母必須制定明確的界線與標準,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挫折。
•雖然孩子與生俱來的個性不會改變,但表達情緒的方式和行為可以改變。
•當父母秉持一貫的態度,孩子最後一定會有所改善。

書中透過各種比喻與實際案例分享,
從「如何教養敏感孩子」到「照顧父母的心」,親切又詳細地提供許多行動指引,
希望幫助敏感兒、父母及教育者們,
不必大哭大鬧、大吼大叫,也能安心成長、好好相處。

本書特色
1.首爾大學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專家崔治鉉醫師累積多年高敏感兒看診經驗,整理出13條針對高敏感兒的教養建議。
2.透過對高敏感兒特質的深入了解,也了解父母自己的內在需求,協助父母讀懂敏感孩子的想法。
3.學會接受孩子的特別、看見孩子的不同,讓親子關係更正向、相處更輕鬆。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崔治鉉
現任首爾波拉美醫院身心醫學科暨兒童心智科主任醫師。

畢業於首爾大學醫學系,曾在首爾大學醫院身心醫學科擔任專科醫師和主治醫師,目前於首爾波拉美醫院身心醫學科服務,專門協助治療兒童和青少年心理、行為及情緒問題。

自二○一八年起,擔任首爾消防員心理諮商志工團副團長,協助消防員進行心理治療,並至精神健康中心、教育局等公家機關舉辦各種親職教育講座。

本書旨在幫助育有高敏感兒的父母,提供父母一套育兒心法,告訴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學會調適敏感,將孩子的敏感特質化為天賦。當父母能以正面心態看待孩子的敏感,就能減輕內心的擔憂,邁向幸福的育兒之路。比起站在醫師的角度給予專業建議,更希望從朋友的角度,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說明,幫助父母解決育兒煩惱。

著有《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大好書屋),合著有《以實證剖析兒童的精神健康》(暫譯)、《青少年的攻擊行為與憤怒調適方法》(暫譯);共同譯作《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Anxiety Relief for Kids,暫譯)。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