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96
0
0
0
羅素與杜威 [電子書] : 對直接影響中國的兩位西方大哲之比較 / 丁子江著
- 作者: 丁子江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對直接影響中國的2位西方大哲之比較
- 對直接影響中國的兩位西方大哲之比較
- 史地傳記類 ;
- 讀歷史 ;
- 出版: 臺北市 : 秀威資訊科技 2022[民111]
- 叢書名: 史地傳記類 ;PC0910 , 讀歷史 ;143
- 主題: 羅素 (Russell, Bertrand, 1872-1970) , 杜威 (Dewey, John, 1859-1952) , 學術思想 , 西洋哲學 , 比較研究
- 版本:BOD一版
- ISBN: 9786267088234
- URL:
2023 TAEBDC 電子書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參考書目: 面408-423 112年度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採購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305529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20世紀被某些西方學者稱為「哲學中的孿生兄弟」的兩位哲學大家羅素(William Russell, 1872-1970)與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一生曾有數次交集,他們彼此分享了對於國際主義、科學方法與社會問題的觀點,同樣地懷疑教條──特別是宗教的教條;然而,兩人的思想終究異多於同,一種絕對的障礙將他們分開,那便是杜威的實用主義。
對中國知識界來說,別具意義的是這兩位享譽世界的西方大哲幾乎同時訪華,並對中國產生極大影響。羅素與杜威皆尖銳批判18世紀以來歐洲主流的「恐華觀」,抱持相對「崇華」的熱情來到中國,他們造成的衝擊是空前的,不僅被中國知識界稱為西方「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化身,還都曾被譽為「西方孔子」或「孔子第二」。可以說,1920年代的中國經歷了一個「羅素化」與「杜威化」的交叉過程。本書探討這兩位西方大哲及其思想對於中國產生的不同影響,並進行深入比較。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丁子江
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北京大學哲學碩士,美國普渡大學哲學博士。加州州立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現兼任英文《東西方思想雜誌》(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主編,中文《東西方研究學刊》主編。曾任國際東西方研究學會(IAES)前會長等。曾研究或任教於北京大學,美國普渡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等。著有《思想的再對話》、《羅素與分析哲學》、《羅素與中華文化》、《羅素與中西方思想對話》(臺灣版)、《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家》、《思貫中西》、《中國當代民營經濟史評》、《險道三十年》、《經濟大逃亡》、《美國之劫》、《吾輩》等十餘部書作,主編過《東西方思想家叢書》(四卷本)、《國際新比較學派文庫》(六卷本)以及大量中英文論文及各類作品。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