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85
0
0
0
大分流 [電子書] : 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與中國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著 ; 黃中憲譯
- 作者: 彭慕蘭 (Pomeranz, Kenneth)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The great divergence.
- 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與中國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 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與中國為何走上不同道路?
- 藍書系.
- 出版: 新北市 : 衛城出版/遠足文化 2019[民108]
- 叢書名: 藍書系. 知識共同體 ;30
- 主題: 國際經濟 , 經濟發展 , 比較研究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9716529
- URL:
2023 TAEBDC 電子書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全新中譯本 譯自: The great divergence :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參考書目: 面513-559 112年度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採購
- 獎品註: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305276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唯一費正清獎兩屆得主 彭慕蘭 大師經典之作
在十九世紀以前,西歐並不是世界經濟的唯一中心,中國也曾具有左右世界經濟的能力,但是──
為何只有西歐獲得獨一無二的突破?
為何只有西歐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為何只有西歐讓更多人口享受前所未有的高水準生活?
為何西歐踏上資本密集之路,而中國則走進勞力密集的死胡同?
☆全新中譯本
★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十八世紀的英格蘭與中國江南比你所想的更相似:兩地老百姓的平均壽命、人口成長速度、營養與生活水平都驚人地相近,也面臨同樣的資源限制與生態困境。江南的市場經濟型態,甚至比歐洲更接近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想。
那麼,工業革命為什麼出現在英格蘭,而不是中國江南?或者反過來問,英格蘭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的江南?為何歐洲踏上資本密集的道路,而東亞則走進了勞力密集的死胡同?為何西方崛起而中國衰弱?
彭慕蘭的全球經濟史經典著作《大分流》,跳脫歐洲中心論,結合史學界對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各地的研究成果,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本書以經濟史的角度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論點,翻轉對西方崛起、東方沒落這件事的理解方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化的新局勢下,回顧十九世紀東西方「大分流」的起點,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由「大分流」所造就的現代世界。甚至進一步思考,今天我們是否接近分流的終點,正在走向合流,甚至,還將越過合流點朝著反向大分流而去?
◎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榮獲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入選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一本極發人深省的著作,將一舉改變關於資本主義起源、西方崛起與東方沒落的辯論走向。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這本書非常重要,任何認為解釋工業革命對我們理解現代世界至關重要的人,都必須認真看待。……本書豐富到幾乎每一頁都有新的見解。
──《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令人信服且有縝密研究為依據的著作。
──《自然》雜誌(Nature)
本書最重要、最具影響力且絕無僅有的貢獻,就在於讓我們對導致西方與中國出現大分流的原因和機制,有了全新的認識。…….是一次完全嶄新與新鮮的創舉。儘管彭慕蘭是在對歐洲、中國、日本、印度、東南亞等地區進行比較,但他還透過大膽且新穎的嘗試將這些比較彼此連結,足以讓幾乎所有先前的相關作品都顯得過時。
──《亞洲研究期刊》(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透徹的研究與出色的論證……《大分流》無疑是近年來出版過最細緻、最重要的計量經濟史研究之一,尤其是在世界史領域。
──《世界史學報》(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現代社會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徵,便是收入與生活水平在國際間出現了巨大的差距:一邊是西歐與其分支,另一邊則是廣大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彭慕蘭的著作是對既有研究文獻的重要補充,挑戰了每一種關乎歐洲崛起的主要解釋。
──美國圖書館學會《選擇》月刊(Choice)
彭慕蘭利用歐洲發明的經濟學來推翻歐洲中心論,替我們的世界樹立了一個毋庸置疑的新事實:歐洲人再也無法想像只有他們獨自站在經濟增長的門口,因為彭慕蘭和他的後漢學(new sinology)同事們已讓人重新認識了「中央之國」及其令人讚嘆的史料,並寫下一本不可或缺的書。
──麥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經濟系教授
《經濟寫作》作者
彭慕蘭結合了制度因素與技術和地理上的好運,解釋了這場經濟與生態上的「平局」如何突然演變成西歐對中國的勝利。他結合了對全球的想像力與所需的科學細節,從而使其論點更加堅實。《大分流》值得被廣泛尊重。
──彼得.林德特(Peter H. Lindert),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教授
《國際經濟學》作者
一本奠基在社會科學與歷史學領域之龐大知識、大量閱讀、以及密切與仔細分析的權威之作。
──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西北大學經濟系教授
《富裕的槓桿》作者
這是一本傑出的書,在豐富且紮實的證據與優雅論證的支持下,對傳統概念發起了認真仔細且極具毀滅性的進攻。
──金世傑(Jack A. Goldstone),喬治梅森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為什麼是歐洲:世界史視角下的西方崛起》作者
專業推薦:
專文導讀:陳國棟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專文解說:林明仁 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
共同推薦:
朱雲漢 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益仁 臺北醫學大學醫文所所長
胡川安 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陳建守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共同創辦人
游博清 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劉瑞華 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蔣竹山 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閻紀宇 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按姓氏筆畫排列
本書特色: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大師經典之作】彭慕蘭是唯一曾兩度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殊榮的漢學巨擘。原文出版後已成任何試圖回答「西方為何崛起」、「中國與東方為何衰弱」者必讀的經典,深刻影響激辯方向。
【重探關鍵問題】中國與歐洲曾擁有相似的經濟潛力,但為何西歐勝出主宰世界?這個由「大分流」所創造出的現代世界經濟勢力,是否正在走向終結?回答這個問題,有助於今日的讀者釐清過去兩三百年來東、西方勢力消長的原因,並反思現代世界是否正走向合流。
【改寫既有觀點】本書跳脫西方中心論,運用「交互式比較法」比較歐洲、中國、印度、日本、東南亞等地的近代歷史與經濟發展狀況,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刻板印象。
【經典鉅著.全新譯本】華文圈最新中譯本。
《大分流》新書講座:
主講|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時間|2019/8/28 (三) 20:00-21:30
地點|誠品敦南店2F藝術區閱讀桌(誠品夜講堂)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唯一兩度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的重量級學者。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知名漢學家史景遷,曾任教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現為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以本書與另一本著作《腹地的構建》(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 1853-1937)獲得美國歷史學會的費正清獎。另與史蒂夫.托皮克合著有《貿易所打造的世界》(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一書。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