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養 [電子書] : 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 池內了作 ; 李友君譯.
- 作者: 池內了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科学の考え方.学び方
- 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 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 自由學習 ;
- 出版: 臺北市 : 經濟新潮社 2024[民113].
- 叢書名: 自由學習 ;20
- 主題: 科學 , 科技素養 , 文集
- 版本:二版
- ISBN: 9786267195826 (電子資源): NT360 、 9786267195857 (EPUB)
- URL:
電子書校內
電子書(校外)
- 一般註:資料形式:文字 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2025購入華藝電子書(附設) 系統需求:網頁瀏覽器或iRead eBook 譯自: 科学の考え方.学び方 附錄: 阿基米德的牛群問題 含參考書目及索引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319769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科學是什麼?
科學思考是什麼?
科學家又在做什麼?
一般人期待科學家扮演什麼角色?
科學家有什麼社會責任?
一本書,幫助我們思考科學、技術、人類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我們生活在現代,多多少少都看過「偽科學」的觀念和方法,對於荒誕無稽的邏輯幾乎沒有人會相信。
想要消除對科學的「猜疑」和對未來的「不安」,第一步就在於讓科學更親近。但是,科學的內容離日常生活太遠,總覺得很難了解科學。
作者池內了在書中提到,科學是嚴密的思考,是看見「看不見的東西」的妙方,無論是文科生或理科生,每個人都該學習科學的觀念,透過「科學的智慧」,了解如何站在科學的立場思考與學習,進而開拓眼界。
想要解決現在各種矛盾,還是必須仰賴科學的力量,循序漸進思考「我們現在背負的問題本質是什麼?要用什麼方式解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選擇某條道路會導致什麼結果?能夠容許到什麼地步?能夠從哪個著眼點接納?」
作者池內了在書中回顧自己成為科學家的初衷,並且歸納科學的觀念和方法的特徵,以及科學對於人類和社會造成什麼影響,並且思考科學、技術、社會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希望藉由這本書,讓科學更為普及。
他指出,科學通常源自於個人的好奇心,但終究只是一己的行為,必須和社會產生連結,進而發展出專門觀察和測量的工作,並且藉由大學的興辦將知識集中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以科學研究為專業的「科學家」誕生了。科學的力量藉由國家獲得認可之後,科學脫離了以往的個人活動領域,如今成了仰賴補助金營運的公共活動。即使如此,基本上科學研究的方法也不會因此更動。
池內說明,其實科學離我們並不遠,現代社會必須仰賴具備科學素養的人來運作,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陳述意見,用「科學的智慧」決定世界的未來。
書中談到物理學和太空相關的相關話題和案例,對於科學稍微感興趣的人,哪怕是喜歡生物和化學,也能了解。即使是文科生,也可以輕鬆閱讀這本書。
|本書榮耀|
1997年度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科學部門)、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推薦)
池內了(Satoru Ikeuchi)
理學博士、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
專長領域包括:太空進化、銀河形成和天文研究,同時投入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理論研究。
1944年生於兵庫縣姬路市,畢業於京都大學理學院物理系。
曾獲:2008關科學技術振興財團紙莎草獎、1997年度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科學部門)、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推薦)和1993年日本科學讀物獎。
著作:《科學素養》(經濟新潮社出版),以及《爸爸跟孩子談太空的歷史》、《物理學與神》和《禁忌的科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