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311
0
0
0

科學讀書人 [電子書] : 一個生理學家的筆記 = The science reader : notes from a physiologist / 潘震澤著

  • 作者: 潘震澤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一個生理學家的筆記
    • Science reader : notes from a physiologist
    • 科學+
  • 出版: 臺北市 : 弘雅三民圖書 2021[民110]
  • 叢書名: 科學+
  • 主題: 科學 , 通俗作品
  • ISBN: 9789571470238 (電子資源): NT220 、 9786263073548 (EPUB)
  • URL: 點擊此處查看華藝電子書
  • 一般註:2022年逢甲聯盟iRead eBook華藝電子書 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本書紙本版本2020年三版ISBN為9789571470238 含索引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299917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科學與文學、藝術並無不同, 都是人類最精緻的思想及行動表現。 ★ 第四屆吳大猷科普獎佳作 ★ 入圍第二十八屆金鼎獎科學類圖書出版獎 ★ 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十二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科學月刊》、《科學人》書評口碑推薦 ◆性別歧視的荊棘路上,勇往直前的女性科學家──〈雅婁與柏森的故事〉 ◆青出於藍引發的恩怨情仇?──〈師徒情節〉 ◆宿便滯留毒害全身!究竟是事實還是流言?──〈宿便的迷思〉 ◆引用文獻竟也是學術界對同行表達敬意的方式!──〈談無徵不信〉 3大主題 × 33篇科學散文 - 好書雋永,經典再版 - 科學能如何貼近日常生活呢?這正是身為生理學家的作者所在意的。在實驗室中研究人體運作的奧秘之餘,他也透過文字分享這些有趣的秘密,拉近了我們與科學的距離。 本書將帶你一窺生理學家的筆記裡豐富多彩的科學世界。 本書為報刊專欄集結成冊之作品,全書分為3個部分,共收錄33篇科學散文。各篇內容獨立又彼此呼應,以介紹科學人物、科學發現為軸,作者的見解與看法為輔。 作者潘震澤教授撰寫與翻譯科普文章行之有年,兼具專業知識與寫作技巧。他以淺白的文字與詼諧風趣的筆調,將生理醫學界上的重大發現譜成一篇篇故事介紹給我們。透過這些生動的情節,不僅能體會研究之途的漫長與艱辛,更能窺見科學家間角逐名譽的勾心鬥角,讓看似遙遠又冰冷的科學也多了幾分人情味。 輯一科學與人生 首先談談做科學研究的「人」。 透過以科學家為主角的故事,揭露了學術象牙塔裡的生活。 同行除了無間合作,也少不了在研究上的角逐。 科學家也是凡人,一樣會爭強好勝、愛憎分明。 輯二科學拾穗 著墨在科學研究的「成果」。 避孕藥、小兒麻痺疫苗、DNA雙螺旋, 這些似曾耳聞卻又陌生的名詞, 為世界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輯三科學萬象 放眼於科學研究的「環境」。 從發問的藝術到該如何做研究,自師徒關係至科學論文的發表, 從字裡行間看見內行的門道。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潘震澤 生於臺北,長於中壢、新竹;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系、動物研究所畢業,美國密西根韋恩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先後於洛克斐勒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密西根大學等校研究。 曾任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韋恩州立大學及奧克蘭大學客座與兼任教授,專長為神經內分泌學。並曾獲慶齡醫學獎、國科會傑出獎、特約獎等榮譽。 現旅居美國密西根州,專職寫作與翻譯,並擔任《科學人》雜誌編譯委員。 已出版著作有《科學讀書人》、《發現人體:生理學簡史》及《為什麼腸胃不會把自己給消化了?》等書,譯著有《人體生理學》、《天才的學徒》、《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等二十餘本科普讀物。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