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的困境 [電子書] : 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 / 岡本隆司著 ; 陳彥含譯
館藏資訊
昨日的日清韓關係,猶如今日的中美臺關係!
中共是否欲以習近平為核心重建「朝貢體系」?
美國駐軍行動是否是把臺灣視為其「保護國」?
當年身處大國之間的小國朝鮮,就是現今臺灣的一面鏡子!
「如何一面維持政體,一面調整與穩定各國之間的權力關係,自西元十七世紀起,此事不僅是朝鮮半島的問題,也是維護東亞秩序與和平的歷史課題。」——岡本隆司
西元一九〇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日韓《乙巳條約》簽訂,明定韓國為日本的「保護國」。對此,韓國的抵抗愈發激烈,日本的鎮壓力道也愈來愈強。日韓對立情勢險峻,也是日本併吞韓國的開端。
在那之前,長久處於日清之間,以及西方列強環伺之下,朝鮮(或韓國)的獨立自主,最長不過十年光景,最短也僅持續五年。而這一段爭取「獨立自主」的歷史,究竟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自十四世紀到十八世紀的東亞「朝貢體系」之下,朝鮮一直是明和清國(宗主國)的「屬國」,雙方建立了穩定的「宗屬關係」。而朝鮮跟日本則是以「交鄰體制」展開互動。然自西元十六世紀始,由於白銀奔流,世界各地開始合而為一,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變得日益關鍵,不僅成為東西方大國的關注焦點,也逐漸形成「朝貢體系」和「條約體制」互相衝突的東亞新秩序。面對此新秩序所導致的國際政治困境,朝鮮也產生了追求「自主」的意識。
時至清末,面對「條約體制」的衝擊,清國為了展示朝鮮是它的「屬國」,而展開各種「保護」與「干涉」的動作。對於此舉,朝鮮不僅展開各項外交攻勢,跟日本及西方大國談判與締約,同時也發生多次政變,力爭「自主」。日清戰爭後,清朝勢力退出朝鮮,從而失去牽制的力量,朝鮮雖宣稱「獨立」並建立「大韓帝國」,卻仍淪為列強的角力戰場,於日俄戰爭後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於《朝鮮的困境》一書,學者岡本隆司不僅對近代的日、清、韓三國關係與東亞新秩序進行了獨特而細膩的分析,也道出了朝鮮從「屬國」到「獨立自主」,最後成為日本的「保護國」的一段艱困的、值得深思的民族國家史,此書也讓我們得以借鑒——處在中美大國之間的小國臺灣,如何定位自身並思考未來。
岡本隆司
日本京都府立大學文學部副教授。專研中國近代史、東亞國際關係史。著有《近代中國與海關》、《在屬國與自主之間——近代清韓關係與東亞之命運》、《馬建忠的中國近代》、《中國「反日」的源流》、《李鴻章——東亞的近代》、《近代中國史》、《袁世凱——左右近代中國的俗吏與強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