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麵包店學資本主義 [電子書] : 從人文角度看數位時代的資本家.勞動者的改變 / 朴貞子著 ; 陳姿穎譯
館藏資訊
重新學習資本主義的時候到了。
擔心AI人工智慧搶走工作機會?
國家整體經濟被福利政策拖垮?
失去競爭力而不願努力工作?
面對上述問題,從歷史與人文經典挖掘寶藏,發現資本主義竟如此重要!
跟著人文教授朴貞子一起學資本主義,生活裡處處都有它的蹤跡;
面對數位時代,或許它能引領世界邁向新階段。
我們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夫、釀酒師或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國富論》第一部
本書書名緣自於亞當.史密斯《國富論》,由於麵包師傅的私心,我們才得以享受這頓餐點。物資與利益交換,即是資本主義最原始的運作方法。
韓國跨領域人文教授朴貞子,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從人們日常行為與歷史,解釋資本主義的運行方式,並分析各國經濟演進以及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消長,說明資本主義何以在國家經濟的運作中極為關鍵。此外,比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相關的學人思想,對後世造成各種不同的影響。許多難解的爭論,歷史會給予最真誠的回應。
朴貞子認為資本主義的先鋒,應是大航海時代深受疾病與低薪所苦的船員,他們是最初期、最大規模的自由薪資勞工,船隻象徵著工廠,船員即工廠員工,這群人為了累積財產、過上更好的生活、獲得生命的安全與自由,而努力工作。相較於社會主義以高福利餵養貧困階級,種種歷史皆證明,必須讓無產階級自己動手獲得財產,才有可能改變原本的階級地位,解決貧窮問題。
而在現代社會中,因智慧手機而出現的「數位資本主義」,也證明資本主義正在進化,諸如Uber Eats等數位平臺的崛起,使得雇主與勞工間權利義務改變,國境概念也變得模糊,進而發展出「零工經濟」與游牧勞工。從種種現象觀察可發現,人工智能與雲端服務的發展並未減少工作機會,反而產生新的需求,創造許多未曾出現的新職務。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孰優孰劣,一直是難解的大哉問。朴貞子觀察社會中的年輕人,發現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裡,人們面對經濟壓力的心態差異極大。近年來由於社會主義影響漸深,資本主義活力漸失,經濟持續低迷,她認為唯有重新學習資本主義,才能在數位時代找到新的經濟發展企機。
朴貞子(박정자)
畢業於首爾大學法文系,並獲首爾大學碩、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非現實美學的回歸:尚─保羅.沙特的《家族裡的白痴》》。曾任祥明大學師範學院院長,目前為名譽教授。
著有消費、階級上升、權力、日常等相關書籍。《Vincent的高跟鞋》透過美術作品與電影分析馬丁.海德格爾、尚─保羅.沙特、米歇爾.傅柯及雅克.德希達等哲學家;《魯賓遜漂流記的欺瞞》結合階級攀升的熱情欲望與現代人消費型態;《視線就是權力》則利用「視線」為動機探討權力;《從麥可.傑克遜到雅克.德希達》從後結構主義哲學概念說明日常生活;《在莫內的繪畫中找到十三片拼圖》以傅柯獨特觀點看畫家莫內;《假象時代》結合傅柯的雷內.馬格利特論與柏拉圖的「假象」(simulacrum)概念;《眼、手與觸覺》以德勒茲觀點解析法蘭西斯.培根繪畫;《這不是政治故事》從人文學角度解析韓國總統朴槿惠遭彈劾前後所發生的事件。
譯有尚─保羅.沙特所著的《何謂「知識分子」?》、《狀況.第五卷: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辯證理性批判》等;傅柯《性史.第一卷)、《不正常的人》、《必須保衛社會》,以及傅柯紀念文集《瘋狂歷史的三十年後》;昂希.列斐伏爾《現代世界的日常性》;安德烈.格魯克斯曼《大思想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