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台中日和 [電子書] : 快與慢、晴與雨、南與北的中間生活 / Fanyu(林凡瑜)作
- 作者: 林凡瑜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快與慢、晴與雨、南與北的中間生活
- 快與慢晴與雨南與北的中間生活
- 出版: 臺北市 : 啟動文化出版 :大雁文化發行 2018[民107]
- 主題: 旅遊 , 臺中市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4930777 (EPUB) 、 986493077X (EPUB) 、 9789864930753 、 9864930753
- URL:
HyRead ebook電子書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資料型式 : 文字 檢索型式 : 電子書服務平台 紙本書初版: 2017年12月26日 題名取自版權頁 含參考書目 111年度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採購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297727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我是台中人,因為住在這裡而想更了解關於她的一切; 因為更多了解而一層一層疊上對她的愛。 我想我所有的學習與積累,都是在練習如何向他人述說家鄉的美。 謝謝台中,這塊撫育我的土地,這片照耀我的日光。 「家鄉」?是出生地?是成長地?還是工作、居住最久的地方呢? 講到台中,往往讓人聯想到太陽餅、逢甲夜市跟宮原眼科,療癒系插畫家Fanyu的第四本手繪作品,將腳步帶回她所居住生活的台中。將人生至今的30年歲月,與台中這片土地的連結,拿出來翻了翻、抖了抖、曬了曬,在新發現中有早已遺忘的兒時回憶,從習以為常的街角風景窺看到了昔日城市風華,在每天的日常中挖掘出台中獨有的小事,作為一個台中人,記錄下專屬於這座城市的生活型態及共同記憶。 從小喝到大的是「美乃屋」的木瓜牛奶,然後當然要配上一份烤土司;開業超過30年,「靜宜早點」的各種燒餅、餡餅,豢養著南區人的胃;想要一段綠川畔的寧靜午餐時光,及滿足心靈的閱讀書單,就到「一本書店」;參加了文山社區大學,由黃慶聲老師開的「走讀台中」課程,重新認識了這座城市的過往;從好友那得知最想念的老麵店「麵哥麵嫂」重出江湖,隔天馬上衝去一解相思愁的激動;每個台中高中生的年輕歲月,「水利尊賢大樓」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在甜甜圈店「haritts」打工,工作之餘也獲得珍貴的人生滋養……一字一句、一筆一畫,她筆下的台中面貌,鮮活得好似也成為你我的一部份記憶。 ▲鐵道以南 身為台中人,讀的是台中路上的台中高農附設幼稚園和台中國小,早餐買「東泰西點」或「光復饅頭」,戶外教學要先去外帶一盒「真好吃壽司」放在背包裡出遊,求學階段每件制服都是在對面「中昌百貨店」購買,「國際照相館」從相片裡參與了我們家每件大小事,對面則是我小二上書法的第一個教室,還有週末全家一起租片的百視達、在小林配的第一副眼鏡……如果說「過去的積累」是構成一個人性格的基底,那台中路便是我體內的一條血脈。 ▲城中城 中區保有一切我所喜愛的元素:日治時期或現代主義建築、適合散步的騎樓街道、舊招牌字體、長滿灰塵的老文具店、百年麵包鋪、客人和店主都傳承了多代的小吃……城市是有機的,未來會如何發展難以預知,若市民們能一同抱持著「想讓『在台中生活』變得更有趣、更好玩」的心情,城中城便能逐漸恢復生命力。 ▲街區之西 常去的館子、咖啡廳、書店、藝文展覽……多半在這區,所以無論是和朋友相約聚會,或是要找服務業性質的工作都會來此,對我而言,兼具了社交娛樂的功能。通勤路上騎經柳川、上課前的空檔沿著梅川散步、打工下班後在市民廣場慢跑運動……街區之西乍看年輕,但也能在喧鬧中覓得靜謐、明快間找到放鬆。 ▲台中人聊台中 同樣居住在台中,來自不同領域的9組朋友,有獨立書店店主、小說創作者、廢墟攝影師、移居台灣的日本人……他們眼中的台中樣貌、自己閒暇時候的去處、會推薦給外地朋友的台中路線。當然,也有Fanyu自己的回答:「最喜歡冬天的暖陽,以前剛從台北搬回來時,常常會入迷的看著陽台的冬衣被日照擰乾,或是用力吸著有陽光味道的厚被子。」 ▲帶你更多認識一點道地台中 散落於台中各區的冰果室、最能代表台中飲食文化的茶店、Fanyu私心推薦的台中伴手禮及紀念品,還有讓你更深入了解台中的台中讀物。不是最紅打卡名店名單,卻是最接地氣的日常風景。 這本書照例不是觀光取向、不是導覽手冊,篩選標準完全是添加了回憶啊情感啊的個人偏好,就算介紹店家也是以沉穩而非花俏、老派而非新潮、樸實而非噱頭為主。「這些地方幾乎都是距離我住處方圓五公里範圍內(還好我常搬家),有些新發現、有些人推薦、有些老習慣;同時這些也是我的偏愛、我選擇生活在這座城市的理由。」 世界最美書店「京都惠文社一乘寺店」也驚艷, 療癒系插畫家Fanyu這次也要以手繪與文字,將認真生活的感動片刻完美封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