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322
0
0
0

人類的明日之戰 [電子書] : 當臉書.谷歌和亞馬遜無所不在,科技和大數據如何支配我們的生活.殺害民主 / 傑米.巴特利特(Jamie Bartlett)著 ; 林曉欽譯

  • 作者: 巴特利特 (Bartlett, Jamie)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The people vs tech : how the internet is killing democracy (and how we save it).
    • 當臉書.谷歌和亞馬遜無所不在,科技和大數據如何支配我們的生活.殺害民主
  • 出版: 新北市 : 大牌 2020[民109]
  • 主題: 民主政治 , 數位科技 , 網際網路 , 社會發展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5511234
  • URL: 2021 TAEBDC電子書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檢索形式:電子書服務平台 譯自: The people vs tech : how the internet is killing democracy (and how we save it) 參考書目: 面223-238 110年度臺灣學術電子書暨資料庫聯盟採購 華藝電子書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29054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 獲得2019年傳播獎
★ 入圍2019年奧威爾政治寫作獎

洞悉科技巨人如何壟斷一切,未來令人毛骨悚然。
因為擁有數據者,就擁有未來。

「包含人工智慧在內的資訊科技有利於極權暴政,人們不該擔心人工智慧擁有自己的意識,而是先擔心它被人類拿來破壞民主。」──《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網路本來是為了讓我們自由。如今我們卻開始懷疑,社會將邁向科技控制人民,還是人民治理技術?從川普當選、英國脫歐,到臉書與劍橋分析公司的醜聞,對民主——在大數據、網路、及人工智能問世前許久便宣告誕生,在巧妙平衡中運作的政府——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科技大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資訊更發達、生活更富裕、社會生產力更高,也不斷創造新的機會。然而,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把太多東西轉讓給了數據城牆背後的科技巨人、廣告商、及投機資本家所掌控的神祕勢力?如今,我們是否還擁有真正的民主?亦或,終將淪為科技巨人操控人類走向另一個「異常流行幻象與瘋狂」的世界。

──☆ 科技與人性的正面對決 ☆──
21世紀不可避免的一戰,正緩慢揭幕。
若科技終能控制人性、壟斷一切,誰來挽救「民主」的頹勢?
演算法全面監控,誰又能確保其「自由」與「心智」屬於自己?

|新圓形監獄時代‧隱私已死
社群媒體的陰謀!你用免費的社群媒體,代表你同意提供個人數據作為交換;
他們讓你免費使用美好的服務,而你讓其他人可以監視你。

|同溫層效應‧資訊超載助長撕裂民主
當情緒超越真相,偏見勝過客觀事實,民粹主義的政治領袖紛紛崛起,網路成為他們的天啟,他們都承諾用簡單的答案處理複雜的問題,並讓選民深信「可敬的競選對手,已成邪惡的敵人」。

|數位選戰開打‧當民主選舉成為資訊戰爭
從川普當選、英國脫歐、臉書與劍橋分析的醜聞,對民主政治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如果萬物皆可駭,當大數據駭入總統大選──你我皆是幫兇。

|壟斷一切的科技公司
當你手機一鍵、滑鼠一點,科技巨頭已慢慢將經濟權力轉移到政治權力,「贏者全拿」的勝利更近在眼前──支配人們認知、觀念和更極權的未來。他們將徹底滲透我們的世界,而人類根本無法想像沒有他們的生活。

一旦人類開始仰賴人工智慧,就不會停止……
本書的清晰洞見與預警,將幫助我們蛻變成更聰明的數位公民,
保持敏銳的獨立思考,守住「民主」的最後一道防線。

《人類的明日之戰》一書以引人入勝的鋪陳,剖析數位科技的革命將對我們脆弱的民主政治體系造成什麼樣的威脅,作者主張由於人類毫無質疑地擁抱嶄新的科技,民主的基石正被逐漸拆除。中產階級受到侵蝕,主權政府及公民社會的意識日漸弱化,而公民也逐漸喪失批判機制、甚至自由意志。此刻,支持民主社會的科技力量,以及反對民主的俄羅斯和中國科技力量,正在進行一場科技大戰,而民主派必須獲得這場勝利。

出身記著的傑米‧巴特利特針對「科技與大數據如何滲透駭入你我的生活,甚至嚴重威脅民主」此題,兼具宏觀視野與細膩觀察,揭示並預警人們正身處在一個充滿科技廣告的新圓形監獄時代。在人手一機、幾乎人人都有網路吃到飽的台灣,雖然自詡持續追求民主價值,卻也面臨無所不在的資訊戰攻擊與假新聞肆虐,我們更需要這樣的危機感,學習培養良好的數位公民意識,關注民主社會運作、民粹領袖等重要議題。

★★★本書精彩金句★★★

◎社群媒體巨擘的聖杯,正如所有廣告人的聖杯,就是比你更理解你自己。預測你即將從事的行為、即將說的話,甚至即將產生的想法。臉書不是純粹為了樂趣而蒐集你的數據;臉書的目標是理解你的心思。
◎現代大數據演算法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知道連我們都不了解的自己。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即使是瑣碎或沒有意義的數據碎片,演算法都能夠理解重要關鍵,知道你是何種人。而且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演算法是一種嶄新的權力來源,我們完全不了解,遑論控制。現代的選戰不再向百萬選民送出大型廣告,而是讓特定選民收到精準廣告,根據選民在乎的事物,每種廣告提供特定的承諾和保障。
◎2016年1月,川普在愛荷華州的造勢大會上告訴支持者,他可以「站在紐約第五大街開槍射殺某人……不會損失任何選票。」在情緒超越真相,偏見勝過客觀事實,部族政治壓倒妥協的年代,有一種令人害怕的可能性,川普或許是對的。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人類有記憶以來最詭異的選舉,他們就是不被看見的前線人員。這不是一場選舉,而是一場資訊戰爭。

◎除非我們可以明白選戰中的應用技術,要求使用相關技術的人負起責任,否則未來令人毛骨悚然,因為擁有數據者,就擁有未來,因為他們可以駭入軟體──光是如此,就能造成巨大的改變。各位讀者,請準備面對新的「老大哥」,與過去的「老大哥」一模一樣,但得到新的武器:演算法和大數據。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傑米‧巴特利特 Jamie Bartlett
智庫迪蒙斯(Demos)社群媒體分析中心(Center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總監,同時他也為《旁觀者》、《每日電訊報》和其他幾家出版媒體撰稿,專門探討網際網路如何改變政治和社會的科技主題。2017年,他策畫了BBC紀錄片《矽谷的祕密》(Secrets of Silicon Valley)。其他著作包含《黑暗網路》與《不順從的美德》等書。現居倫敦。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