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570
0
0
0

泰雅記憶 [電子書] : 比令.亞布紀錄片中的原住民影像 / 鄭勝奕著

館藏資訊

跳脫他者眼光的原住民視角,如何講述自己族群文化的故事?
從《麻必浩的土地到哪裡去了?》、《彩虹的故事》、《走過千年》到《霧社‧川中島》,
紀錄片導演比令‧亞布如何呈現「原住民自身的影像觀點」?

1.大量第一手資料,包括實地田野調查、影像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口述訪談。
2.以貼身觀察與影像拍攝專業,分析比令.亞布導演歷年作品。

1990年代中葉後,愈來愈多本身為原住民的導演投入紀錄片拍攝工作,他們跳脫民族誌、人類學觀看他者的既定框架,讓原住民能以更具主動性的權力「述說自己」、「凝視自己」、「拍攝自己」的族群文化與歷史故事。
本書不在於討論艱澀的理論,而是聚焦於原住民紀錄片導演比令.亞布歷年作品中所呈現的「原住民自身的影像觀點」。從拍攝於1998年的《彩虹的故事》,2016年11月獲邀於日本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舉辦的「民族誌電影文化的觀點」上映,足見比令作品已然進入跨國文化的研究視野,並展現其在原住民影像敘事的地位與代表性。

詮釋人類學大師紀爾茲(Clifford Geertz)曾說:「如何理解所謂的土著觀點(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呢?其實只要能聽懂他們所說的一句笑話,而你也笑得出來,這樣就足夠了!」這段話一直是作者對於原住民歷史文化研究的初衷,也希望藉由本書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比令‧亞布紀錄片中那些真實而有溫度的原民生活。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鄭勝奕
1986年生於臺中。修平技術學院電機系畢業,轉修臺灣文學、文化研究、紀錄片攝製,2014年取得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現為自由影像文字工作者。
曾獲得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以及「中華發展基金102年度第1期獎助研究生赴大陸地區研究」獎助。長期參與紀錄片拍攝,曾任《飛鼠樂園:頂笨仔聚落飛鼠保育全紀錄 [DVD]》攝影助理(2011)、《白海豚練習曲 [DVD]》攝影助理(2013)、《島嶼.浮城:15則香港人在臺灣的生活札記》(南十字星出版社)書籍預告片攝製(2015),以及達觀國小操場募款影片攝製《我們沒有操場》(2016)與《看見達觀──一個夢的開始》(2016)。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 2 3 4 5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