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487
0
0
0
修補生命的洞 [電子書] : 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 / 胡展誥著
- 作者: 胡展誥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
- vision ;
- 出版: 臺北市 : 寶瓶文化 2018
- 叢書名: vision ;164
- 主題: 家庭衝突 , 親子關係 , 家庭輔導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4061341 (電子資源): NT330
- URL:
點擊此處查看UDN電子書
- 一般註:2021年大專院校圖書館udn電子書聯盟 資料形式: 文字 檢索形式: 電子書服務平台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288038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華人家庭父母帶給孩子的傷,
往往包裹在「我愛你」、「我為你好」的甜美外衣下,所以傷害不易察覺,
但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座座牢獄。
‧6個最溫暖的療癒跨頁,陪你面對原生家庭的疼與痛。
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
不是為了讓父母向你認錯、道歉,
而是把自己愛回來。
有一種傷,隱而未顯。
但它卻屢屢讓我們在工作、愛情、家人相處上衝突不斷。
有一種疼,不時刺痛。
你覺得自己沒人愛、沒有價值,一如童年時,你總是被責備、感覺被遺棄……
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傷痛,正時時刻刻禁錮著我們。
因此,
‧即使你表現完美,你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
‧即使被傷得千瘡百孔,你也覺得是自己的錯。
‧你時而像刺蝟、時而像驚弓之鳥,有時脾氣又會像地雷般突然爆炸。
‧你常常還沒開始行動,就認為自己一定會失敗、會搞砸,會惹大家不開心。
許多父母並不覺得嘲諷、批評、貶低、辱罵、情緒化、冷漠、刻意忽略、操控,以及拿孩子「與他人比較」……是對孩子的暴力與傷害,父母認為這是為了激勵孩子,因為「你如果夠好,還怕我拿你跟別人比較嗎?」甚至「我們賺錢養家壓力很大,罵你幾句,有什麼不行?」但這些沒有傷口的傷,卻深深斲傷孩子的內在,而這份羞辱與壓抑更會讓孩子選擇以憤怒或放棄自己的極端方式,向這世界拋擲。
這是一本為童年療傷的書,也是胡展誥心理師貼著自己的呼息所寫的書。書中的每一個對話、每一則例子,都來自於這個文化底下隨處可見,卻經常被輕忽的互動。
擁抱、治癒自己的童年傷痛,不是為了怪罪父母,而是要找回完整的自我,不再讓傷害傳遞到下一代,特別是那些以愛之名,卻行控制、貶抑、嘲諷之實,對孩子傷害至深的行為。
★本書特色
◎‧你是否每逢節慶、連假來臨前,總在回不回家之間感到拉扯?
‧你是否經常期待著回家,但回到家才沒幾天就痛苦得想逃走?
‧你是否因痛苦而找藉口離家,立刻又感到自責、內疚與不捨?
‧是否當你試著為自己發聲時,卻總是被說成自私自利?
‧是否當你試著表達自己的委屈,卻常被指責軟弱沒用?
‧總覺得在父母親的面前怎麼做都不對、怎麼說都不是?
◎寫給你的療癒筆記:
‧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有自己獨特的樣貌。
他們需要的,不是被調整成父母眼中「該有的樣子」,
而是被父母接納自己「原本的樣子」。
‧一個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人,才會喜歡自己;
一個喜歡自己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值得被尊重的;
而一個認為自己需要被尊重的人,當然也不允許別人來傷害自己。
‧沒有喜歡離家的人。
只有負傷累累,必須遠離家庭以求自保的孩子。
‧真正成熟的獨立,
是一個人有權利選擇「要不要」回家,
而不是因為習俗或責任「不得不」返家。
‧你受的傷,無須別人來認定才能成立;
你受的傷,無論是大是小,都值得被關心。
‧為了改變原本的關係,有時候會引發父母的負面情緒,但那不是你的錯,而是他們要調適的部 分。
你是他們的孩子,但並不是他們可以恣意對待的財產。
◎在強調道德與孝順至上的華人文化裡,我們所承受原生家庭的傷痛,往往更深沉、更幽微,卻也更劇烈。諮商心理師胡展誥在本書裡,完整且細膩描繪華人父母所帶給孩子的肢體暴力、語言暴力及情緒暴力。
◎胡展誥心理師的演講及工作坊經歷目前已超過200場,不但專業,資歷深厚又完整。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撰推薦序。
◎林靜如(律師娘)、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褚士瑩(國際NGO工作者/作家)、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醫學博士/臨床教授)、劉軒(暢銷作家)一致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我認為一個成熟的大人,是能看見自己的童年傷痛之外,還願意用一個成年後的溫柔眼光,去發覺自己隨著年歲增長所帶動的潛能。而展誥的新書,正是要帶領我們,找到自我療癒的鑰匙。……他善用充滿溫暖的特長,說著動人的故事,陪伴我們打開記憶,學習接住自己的脆弱。」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要不要動手寫這本書?』這個問題,我在心裡與自己拉扯了好久。……我寫得很慢,也相當煎熬。因為,書寫這些內容不免會碰觸到許多成長過程中與父母的衝突,有愧疚、有恐懼,也有傷痛。而支撐著我持續寫完這本書的動力,是我當時決定投入諮商心理師這個領域的初衷。
……在這一本書裡,我努力透過貼近在地文化的語言、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互動模式,讓讀者具備更清楚的視框,看懂生活在這個文化底下的自己,在與原生家庭互動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倘若你在閱讀這本書、在探索童年家庭經驗的過程中遇見了自己的眼淚,請不要責罵它、拒絕它。
因為眼淚所在之處,往往也充滿了故事。」──自序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出生屏東沿海漁村,從小就喜歡聽故事、騎車到處亂晃。因為喜歡旅行、熱愛這塊土地,所以立志將工作的足跡遍及台灣每一個鄉鎮。
畢業於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現為崑山科大兼任心理師、風傳媒專欄作家、愛心理合作心理師、永齡希望小學諮詢委員、新竹市新住民服務中心外聘督導。工作之餘熱衷演講與寫作,著作及創作:《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一個諮商心理師的修練筆記》(聯經)、《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30個覺察+8項練習,迎向自在人生》(寶瓶)。
專長:兒童與青少年諮商、親職教育、遊戲治療、情緒議題。
2017年開啟浪跡天涯的工作模式,演講及工作坊經歷超過200場,合作單位包括海內外各級學校、企業、補教業、政府部門、就業服務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
FB粉絲頁:遇見嘿狗狗-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