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343
0
0
0

當好總統變成壞總統 [電子書] / 黃相旻作 ; 朴炳培譯

館藏資訊

到底需要以什麼為標準才能選出好的領導人?
為什麼我們總是被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背叛?
關於民主與選舉,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

韓國知名心理學家揭露選舉過程的互動真相,並給予最實際建言——
政治即為欲望的鬥爭,
我們以為的選賢與能,其實不過是選民將自身的欲望投射在候選人形象上,
而政治理想的實現,有賴於我們正視自身「欲望」與候選人「形象」兩相交織的關係

「這本書不會講述『怎樣的候選人才算優秀』、『唯有選擇這樣的人才不會後悔!』
比起這些問題,『昨日的優秀總統,也會成為今日的無能總統』才是本書要面對的事實。」
——本書作者 黃相旻

二○一七年,韓國憲政史上首位女總統朴槿惠被彈劾下台;在朴槿惠之前的總統李明博,曾成功締造韓國第二次的政黨輪替,當初受到高度期待而上台,卸任時的民調卻有接近六成的民眾對他不滿,甚至在其後還因收賄濫權而被捕。為什麼人們總是滿懷希望地選出心目中的好總統,卻又經常眼睜睜地看著好總統變壞?
有「韓國心理學界福爾摩斯」之稱的心理學家黃相旻,關注著韓國人民對總統的印象,並持續以心理學的角度對政治展開研究,尤其著力於對總統候選人的形象分析。二○一五年,他因發表「朴槿惠是昏君、傀儡」等分析結果,而遭受報復性解職;然而,不過一年,朴槿惠醜聞爆發,人民觀感瞬間一百八十度翻轉,他的分析也因而再度受到重視。
《當好總統變成壞總統》這本小書出版於二○一七年三月,正逢朴槿惠遭到彈劾、韓國總統準備補選之際,當中分析了那個時候最具聲望的幾位總統候選人。然而,黃相旻的目的並不在於指出誰才是最佳的人選,反倒是透過人民對候選人形象的種種認知,分析選民內心真正的「欲望」。
我們總預設民主選舉的理性,卻忽略人類內心種種刻板印象、欲望、感性等機制的運作,且更常因為這些非理性因素而蒙蔽雙眼,看不見真實。究竟是權力使人腐敗、好總統終究難以避免變成壞總統?還是「好總統」從一開始就是集體欲望投射的假象?透過韓國當代政治的觀察,佐以歷史文化的分析眼光,黃相旻不援引博大艱深的理論,反倒以銳利卻又淺顯易懂的文字指出:作為選民,我們不應該以「下次該選誰,國家才會變好?」為前提,而應該正視集體欲望,以「我想要通過那個候選人實現什麼?」為考量,才不會一再被欺騙。


推薦人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推薦序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駐韓獨立記者)▎導讀韓國當代政治情況
作者黃相旻▎臺灣版專屬序文


本書特色
* 臺灣少見的政治心理學書籍,從心理學、欲望的角度觀察民主制度下的種種行為,並給出最實際的建言,具有普世的效益,其分析足以給予我們一些反思。
* 臺灣少見的現當代韓國政治書籍,透過作者談論的種種案例,搭配獨立記者楊虔豪的詳盡導讀,可以一窺韓國民主制度與政治的發展,以及韓國近現代歷史,能增廣見聞,瞭解鄰近國家。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黃相旻(황상민/Whang, Sang-Min)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前任首爾延世大學心理學教授,現任Wisdom Center顧問。他的研究從心理學跨足至大眾文化、數位媒體、消費者行動、網絡空間、網絡遊戲、廣告、品牌形象、神話學等領域,有心理學界福爾摩斯的美譽。他一直致力於研究韓國人的內在心理分析。
「韓國人會以什麼樣的心態選出總統呢?」、「人們選出總統的心態是什麼?」他以這種單純的疑問為出發點,開始分析政治人物的形象。研究期間,他曾發表「盧武鉉是親切的鄰居叔叔」、「李明博是七級公務員」、「李在明是野戰司令官」等多種形象分析結果;尤其是,他曾經發表「朴槿惠是昏君、傀儡」、「朴槿惠是站在蠟燭前的巫女」等分析結果,卻因此遭到報復性解職。然而,二○一六年十月爆出「朴槿惠-崔順實門」事件後,該分析結果及報復性解職事件被媒體和政治界被關注。目前於Wisdom Center(位於韓國首爾),致力研究韓國人的心理分析。
著作有《總統與路易•威登》(2012)、《我,這個人》(2014)、《讀心》(2016)、《韓國人的心理密碼》(2011)、《另一半•愛情》(2011)、《獨立練習》 (2012)、《大韓民國人們真正想要的總統》(2005)、《政治心理劇場》(2012)、《數字怪才決定未來消費》(2008)、《網絡空間內還有別的我》(2000)等。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