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148
0
0
0

你真的讀懂老子道德經 [電子書] : 憨山大師之<<老子道德經解>> / 憨山德清著解 ; 林中華白話文編譯

  • 作者: 釋德清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憨山大師之<<老子道德經解>>
    • 憨山大師之老子道德經解
  • 出版: 臺中市 : 林中華 2019[民108]
  • 主題: 道家 , 道德經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574369553 (EPUB)電子資源) 、 9574369552 (EPUB)電子資源)
  • URL: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2021上Hyread電子書 教育部補助款 資料型式 : 文字 檢索型式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287358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憨山大師乃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在《觀老莊影響論》中提過因為生於人道,而不逾越人乘,所以年輕時便學習孔子,到了知道人欲是一切苦惱的根本之後立志修習離欲之行,因此在少年時便學習老莊,最後因為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來進行觀照,從而知悉十界乃像唯心的影子和回響一樣,所以皈命我佛。 大師這本《老子道德經解》時耗時至少十五年才完成的用心之作,對於《老子道德經》有極盡深入的剖析,尤其是針對修習工夫,以及利用唯識禪觀作更高層次的觀照著墨甚深。 - 學佛之人如果不知老莊,而只管往虛空裡看進去的話,便會眼前各種法都成了障礙,各樣事都不得解脫;假若不知孔子,而單單靠著佛法去涉世,卻不知世道人情,還逢人便說玄妙的話,則猶如只賣死貓頭,一點用處也沒有。 - 學習儒家的人變得拘謹,學習老莊的人卻成了狂放,學習佛法的人器量又過於狹隘,這些弊端的出現都是因為執我所害,所以假若有能力去破除我執的話,各家的藩籬便可解開而成大同一家了。 - 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 內容 版權頁 作者簡歷 譯者簡介 註道德經序(作者序) 譯者序 老子傳 老子道德經解 發題 闡發彰明—宗旨 闡發彰明—趣向 闡發彰明—工夫 闡發彰明—體用 闡發彰明-歸趣 老子道德經解上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老子道德經解下篇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觀老莊影響論 敘意 論教源 論心法 論去取(捨取) 論學問 論教乘 論工夫 論行本 論宗趣 原文附錄:《老子道德經解 發題》及《觀老莊影響論》 老子道德經解 發題 發明宗旨 發明趣向 發明工夫 發明體用 發明歸趣 觀老莊影響論 敘意 論教源 論心法 論去取 論學問 論教乘 論工夫 論行本 論宗趣

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