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小說史 [電子書] / 歐陽健著
- 作者: 歐陽健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 出版: 臺北市 : 萬卷樓圖書 2018[民107]
- 叢書名: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第四輯 ;1702D08 ,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 第四輯 ;第8冊
- 主題: 歷史小說 , 中國文學史
- 版本:再版
- ISBN: 9789864781713 (電子資源) 、 9864781715 (電子資源)
- URL:
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
- 一般註:2021上Hyread電子書 教育部補助款 資料型式 : 文字 檢索型式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286356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本書從理論上闡述了歷史與小說在發生本源上的共通性,小說與史書從「同源同體」到「同源異體」的演變過程;論證了歷史小說文體虛實和結構兩大要義,小說家從「史」中引出自己的「志」,又以「志」為主帥去支配對「史」的取捨、抑揚、虛構乃至改造製作;概括了歷史小說的三大演進規律:歷史演進的順序與歷史小說創作的非重合性;歷史小說與史書的時間差距逐漸縮小甚至出現超越史書的本朝小說和時事小說;歷史小說的改寫、重寫、彙編和創新。又借助豐富翔實的文獻文本詮釋,梳理了宋元時期的講史,羅貫中—演義文體的奠基者,明代的歷史小說與本朝小說,明清之際的時事小說,清代的歷史小說及其他,晚清的歷史小說及其他等,其所論述的神話傳說—兼有歷史和小說品格的遠古文化、正史稗史—歷史和小說在史的範圍內的分工、講史平話—民間藝人在正史之外另造的歷史世界、歷代演義—融渾信美兩大要素的歷史小說、時事小說—超前於史籍編纂的小說創作等,皆為前人所未及道的學術新見。
歐陽健 一九四一年八月生,江西玉山人。一九五六年五月參加工作,一九七九年三月發表第一篇論文〈柴進.晁蓋.宋江〉,一九八○年五月發表〈重評胡適的〈水滸傳考證〉〉。一九八○年以同等學力資格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招收研究人員的正式考試,被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錄取為助理研究員。曾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明清小說研究》雜誌主編、江蘇省明清小說研究會副會長,現為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古代小說與歷史》(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增訂版)、《明清小說采正》(臺灣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版)、《明清小說新考》(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年版)、《兩漢系列小說》(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古小說研究論》(巴蜀書社1997年版),主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