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90
0
0
0

電影從不停止質問 [電子資源] : 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25年來創作歷程,另收錄導演特別專訪 / 李滄東, 全洲國際電影節著 ; 林倫伃譯

館藏資訊

最會寫劇本的導演,最會拍電影的小説家創作《薄荷糖》、《綠洲》、《密陽》、《燃燒烈愛》等多部賣座片李滄東導演25年的創作人生聞天祥(影評人) 驚喜撰序一頁華爾滋Kristin(影評人)、吳俞萱(作家)、房慧真(作家)、林強(音樂工作者)、馬欣(作家)、張硯拓(影評人、《釀電影》主編)、盛浩偉(作家)、莫子儀(演員)、黃以曦(影評人)、詹正德(影評人、有河書店店主)、廖偉棠(作家)、劉梓潔(編劇、作家)、蔣亞妮(作家)、鄭秉泓(影評人)、鴻 鴻(詩人、導演)、瞿友寧(導演) 真心推薦(依照姓氏筆畫排列)觀賞、感受、理解, 最終爲了生存而提出的質問。「我的電影會留在觀眾的故事中結束。」通過《青魚》、《薄荷糖》和《綠洲》三部初期作品,李滄東獲得了「現實主義大師」的稱讚。這種現實主義並不是指精密加工後,被包含在相機框架中的現實,而是藝術家用眼睛敏銳地捕捉在真實時空裡無法預測的真相。這個特質在之後的《密陽》、《生命之詩》與《燃燒烈愛》中漸漸強烈地展現出來。從1997年的導演處女作《青魚》到2018年《燃燒烈愛》,李滄東的電影一貫被投以「美麗」、「文學性」,乃至於「傑作」的讚賞,無一例外地受到了全世界觀眾和評論界的關注。在世界的諷刺和不合理中,全力孤軍奮戰的電影中人物的故事,會在電影結束後引導觀眾們回味起社會和人類生活的意義。李滄東導演將無法輕易解決或回答的問題的碎片融入電影之中,因此他的電影在上映後即便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重新觀影時仍會有新的感觸。而從這本《電影從不停止質問》當中,我們可以藉由電影評論與專訪,窺探李滄東作為電影人的一生,從中了解他的工作世界,以及他對於電影的追求。《青魚》 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門劇本獎X青龍電影獎導演獎X大鐘獎評審特別獎、劇本獎「李滄東拍攝電影的目的,似乎是為了與世界建立更深的關係,為了追尋生命所隱藏的懸疑,為了刻印在電影的時間和空間裡的人世的諷刺,為了貫穿時代、仔細深思我們該如何活下去。」《薄荷糖》 卡羅維瓦利影展特別評審獎X青龍電影獎劇本獎X大鐘獎導演獎、劇本獎「如果說出道作《青魚》是部懷舊電影,緬懷曾經純潔,如今卻被壓倒性的黑暗所包圍的時間;那麼《薄荷糖》就是部寓言劇,聚焦在中年的英浩(薛景求)上,跟隨倒流的時間線深入時間的深淵。」《綠洲》 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獎X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部門導演獎「李滄東的電影用各種多樣的方式聚焦在邊緣人物身上,試圖理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李滄東Lee Chang-dong
作家、導演、編劇、製片人。早年創作小說,曾獲得韓國日報創作文學獎。一九九七年棄筆從影,從小說家轉行為電影導演。代表作為《薄荷糖》、《綠洲》、《密陽》、《生命之詩》和《燃燒烈愛》等。
二〇〇二年憑藉《綠洲》榮獲第59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獎,二〇〇七年憑藉《密陽》榮獲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二〇一〇年憑藉《生命之詩》榮獲第63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及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等多項大獎。二〇一八年憑藉《燃燒烈愛》榮獲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大獎。
他曾出任盧武鉉政府的大韓民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擔任過釜山影展評審委員會委員、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評審委員、金馬獎決選評審等職務。

全州國際電影節Jeonju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辦於二〇〇〇年,旨在介紹電影藝術的另類趨勢以及獨立和實驗電影的前沿作品。除了放映電影之外,還透過全州電影計劃(JCP)和當地電影支持項目的製作支持,發現將成為未來電影領軍人物的才華橫溢的電影製作人,並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製作人提供見面和交流的機會。此外,《電影將何去何從》(2021)、《寶萊塢以外的電影》(2013)、《韓國短篇電影的爭論》(2007)等出版項目也積極地推進中。
造訪網站:www.jeonjufest.kr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1 2 3 4 5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