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0
0
0
投降輸一半 [電子資源] : 破解堅持的迷思, 建立適時放棄的生活新策略 / 茱莉亞.凱勒(Julia Keller)著 ; 李伊婷譯
- 作者: 凱勒 (Keller, Julia)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Quitting.
- A life strategy
- 破解堅持的迷思, 建立適時放棄的生活新策略
- 人生顧問 ;
- 出版: 臺北市 : 時報文化 2023
- 叢書名: 人生顧問 ;499
- 主題: 自我實現 , 自我肯定 , 生活指導
- 版本:初版
- ISBN: 9786263744325
- URL:
udn讀書館
電子書(校外)
- 一般註:譯自: Quitting : a life strategy 資料形式: 文字 檢索形式: 電子書服務平台 2025年購入UDN中文電子書(附設)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317798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毅力與堅持不是絕對的美德
普立茲獎得主結合生物學與心理學的顛覆傳統觀念之作
「適時適度地放棄,正是轉變的智慧。」──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
「有時退一步才是前進的正確之道。」──《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
「我們都害怕被當作半途而廢的人,所以離不開有毒的人事物。」──《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
放棄就是創造機會。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半途而廢就是失敗」,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也想展現自己的毅力,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肯說說「不」。但事實上,放棄才是大腦最困難的動作,它需要一種能力:認知靈活性。換句話說,「轉換跑道」、「設立停損點」這些思維其實就像大腦的有氧運動一樣,有助於讓自己的身心保持柔軟與彈性。
本書作者茱莉亞.凱勒博士在念研究所時身心崩潰,因而體認到適時「投降」、面對自己不足的重要性。在掌握了「放棄策略」的要訣後,她終於成為成功的記者與文學講師。本書分三大部分。首先:作者介紹了「放棄」在生物學以及心理學上的功能;第二,探討「毅力」、「堅持」的文化迷思以及放棄如何被汙名化。最後,他訪問了各行各業的人士,包括《逆思維》的作者亞當.格蘭特,請他們談自己如何從放棄中受益。
作者還在每章提供「放過自己」的練習,讓讀者能沉澱並加以應用。人生會有碰上好運的時刻,也會壞運連連,而放棄就是最簡單而關鍵的策略。適時改變方向,就能重新獲得力量,真正地享有自由與自主的人生。
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作家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瑪那熊 諮商心理師、溝通講師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誠摯推薦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茱莉亞.凱勒(Julia Keller),普立茲獎得主、記者、小說家和文學講師。取得俄亥俄州立大學英國文學博士後,曾在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聖母大學任教。多年來,她一直是《芝加哥論壇報》的首席書評家和特約撰稿人,另著有《機關槍之父蓋特林的傳奇》(Mr. Gatling's Terrible Marvel)以及獲獎的青少年小說《返鄉》(Back Home)。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