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238
0
0
0
憂鬱的演化 : 人類的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 強納森.羅騰伯格(Jonathan Rottenberg)著; 向淑容譯.
- 作者: 羅騰伯格 (Rottenberg, Jonathan)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The depths :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the depression epidemic
- 人類的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 左岸身心學 ;
- 出版: 新北市 : 左岸文化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2019[民108]三刷.
- 叢書名: 左岸身心學 ;266
- 主題: 憂鬱症 , 心理治療 , 生物心理學
- 版本:初版三刷
- ISBN: 9789865727659 (平裝): NT350
- 一般註:2018年初版 含參考書目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271002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一心想成為歷史學家的強納森・羅騰伯格,在念博士班那一年,遭受憂鬱侵擾,連出門買東西都無法集中注意力。為了認識這個疾病、找回人生,強納森進入史丹佛大學心理系,最後成為憂鬱症研究學者。
就心理功能上來看,憂鬱心情對人的生存幫助有二:第一是停止錯誤嘗試,讓當事人休養生息;其次是串連人際網絡,讓親族好友前來安慰當事人。不過,有助於生存的低落情緒怎麼會變成病呢?第一,過去只有天災野獸,威脅很明顯,所以人的憂鬱很單純。但隨著社會結構、文化、科技變得複雜,不確定的訊息變多,人感覺威脅變多,於是更容易不安。其次,人會透過語言文字反芻思考,過度揣測憂鬱原因或是產生罪惡感,強化惡劣心情。最後是現代文化對快樂的設定值太高、太單一,但不是人人都適合。
羅騰伯格強調,過去我們都把憂鬱症當成一種待修正的「缺陷」,不只使它汙名化,也讓我們以為只要移除症狀就算康復。其實,在專業的協助下,透過「傾聽憂鬱」,也有助於了解自己的人生困境。更重要的是,在即將痊癒的後憂鬱期,找出人生目的,再次成長,才能走向穩定的康復之路。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強納森・羅騰伯格(Jonathan Rottenberg)
南佛羅里達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在該校主持「心情與情感研究室」,撰述文章散見於《科學美國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2013年,羅騰伯格發起「走出暗處」運動,希望各界能更正向而頻繁地對話,以了解憂鬱症。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