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618
0
0
0
腸道.大腦.腸道菌 : 飲食會改變我們的情緒、直覺和大腦健康 / 艾莫隆.邁爾(Emeran Mayer)著 ; 毛佩琦譯.
- 作者: 邁爾 (Mayer, Emeran)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The mind-gut connection : how the hidden conversation within our bodies impacts our mood, our choices, and our overall health
- 飲食會改變我們的情緒、直覺和大腦健康
- about ;
- 出版: 臺北市 : 如果出版 :大雁出版基地發行 2018[民107].
- 叢書名: about ;26
- 主題: 胃腸疾病 , 健康飲食 , 心靈療法 , 心身醫學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9557597 (平裝): NT399
- 一般註:參考書目: 面303-314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265806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最新醫學臨床已經證明,
「腸腦菌軸」革命性的新發現,將改變我們未來醫學的走向,
二○一三年,人體實驗首度證實,操縱腸道菌能夠改變大腦功能!
二○一六年,美國「國家微生物組計畫」斥資超過五億美元,探究微生物在人體健康的應用。
這些「腸腦菌軸」(gut-brain-microbiome axis)研究將在未來成為腸躁症、憂鬱症、自閉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治療關鍵!
★ 亞馬遜書店百餘人評鑑、超過70%的讀者滿分五顆星推薦
★ 全球發行超過12國語言
★特別收錄邁爾醫師致台灣讀者的序言
引領全球腸腦菌軸研究的世界級專家艾莫隆.邁爾醫師,首次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我們揭開腸腦菌軸的奧祕。
◆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遇到以下狀況,
那麼,請趕快從「腸腦菌軸」的角度重新思考你面臨的問題。
○ 總是預期事情會往壞的方向發展;
○ 正逢人生交叉路口,遲遲做不了決定;
○ 對失智症如此普遍感到不安,想知道該如何預防;
○ 壓力一來,鹹酥雞、重口味零食就吃個不停;
○ 為了減重,飲料只敢喝低卡汽水;
○ 為了要不要幫寶寶補充益生菌而猶豫不決;
○ 對有機食品的風潮嗤之以鼻,認為使用化學農藥或抗生素是無害且必要的;
○ 雖然沒被診斷出什麼病,但過胖、血壓偏高、容易疲勞、腸胃不適或身體不時有大小疼痛。
○ 在親友的鼓吹下,想嘗試無麩質飲食或生酮飲食;
○ 因泛自閉症障礙而考慮「糞菌移植」;
○ 飲食與一般人無異但卻嚴重便秘,而且有帕金森氏症的典型手抖症狀
◆腸腦菌軸是什麼?
「腸腦菌軸」是人體內由大腦、腸道和腸道菌共同構成的系統,
這三者,互相以荷爾蒙和神經訊息的形式進行溝通,
共同調節了我們的情緒反應、新陳代謝、免疫系統、大腦發育與健康。
十年前,科學界開始陸續有動物研究證實,居住於腸道內的微生物能影響大腦的情緒,進而改變動物的行為。二○一三年,作者邁爾博士的研究團隊與柯爾絲頓‧蒂莉希博士發現,健康女性連續食用含有益生菌的優格四週後,對負面情境的情緒反應降低了。這個研究首度在人類身上證實,操縱腸道菌能夠改變大腦功能!
自此,科學界開始了「典範轉移」的過程,「腸腦菌軸」一躍成為腸胃科、精神科及神經科學界亟欲了解的新領域。
◆腸腦菌軸告訴我們的事
● 重口味的油膩食物能降低「情緒腦」的反應,舒緩緊張情緒。但是吃個不停,則很可能是你大腦的多巴胺獎勵系統被腸道菌挾持了。
● 壓力和高動物性脂肪飲食會導致過多腸道菌穿越腸壁,引發免疫反應,進而造成大腦發炎,這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成因。減少壓力和調整飲食有助預防失智。
● 人工甜味劑幾乎零熱量,但腸道菌將之代謝後的產物,卻能提供人體更多熱量。甜味劑不僅讓你變胖,還會引發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 我們的情緒資料庫和直覺,是大腦將腸道和腸道菌叢的訊息,與其他影響整合後,建構而成的。分析夢境能讓人與這個資料庫連結,並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
● 生命早期的負面經驗會改變大腦迴路的發育,干擾腸道菌相的正常設定,使人成年後在評估情況時傾向保守、負面,甚至容易罹患焦慮或憂鬱症。
● 母親陰道的細菌是最早住進寶寶腸道的細菌,母乳中的寡糖則是最適合寶寶腸道益菌的食物。打造健康腸道菌相,就從選擇自然產、哺餵母乳開始。
● 化學農藥和抗生素消滅了土壤、作物和牲畜體內的微生物多樣性,也影響了我們腸道菌相和腸腦菌軸運作。事實上,典型北美飲食者的腸道菌多樣性比原始部落少了近三分之一。
● 透過攝取各種天然食物和發酵食品,節制飲食,以及練習正念冥想,就能打造出多樣且穩定的腸道菌相,讓健康達到最佳狀態。
《無麩質飲食,打造健康腦!》引用本書作者的含益生菌優格實驗,支持作者只要好好照顧腸道菌就能增進大腦功能、改善情緒障礙的論點。現在,邁爾博士親自完整呈現自己四十年來的腸腦連結研究,完整揭露腸道與腸道菌影響大腦健康的科學機制與應用!
大腦疾病,是我們體內生態系正在崩壞的警鐘;
任何沒有考量到腸內菌的健康計畫,都只能讓你離最佳健康狀態愈來愈遠。
只要改變腸道菌這些惱人的身體及心理疾病都可能得到改善:
分心/健忘/焦慮/憂鬱/嗜睡/失眠/暴食/失智/自閉/肥胖/氣喘/過敏/便祕/腹瀉/腸躁症/胃食道逆流/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自體免疫疾病/功能性腸胃疾病……
本書從腸腦菌軸的角度,改寫健康的定義,教我們如何簡單改變飲食與生活模式,來打造正面情緒、強化直覺、增強免疫力,甚至輕鬆減重。
【國內專業人士同聲推薦】
張立人醫師(《大腦營養學全書》作者、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
蔡英傑教授(陽明大學特聘教授)
劉博仁博士(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
蘇聖傑醫師(身心科專科醫師、美國功能醫學會AFMCP結訓醫師)
【國內外專業人士推薦語】
「你擁有一副好『心』『腸』嗎?如果你有失眠、焦慮、憂鬱、分心、健忘等『心』理困擾,開始關心你的『腸』胃吧!UCLA的邁爾醫學博士指出『心』『腸』連結(Mind-gut connection)十分緊密,這正是『腸腦菌軸』的革命性發現。大腦健康深受腸道菌調控,大腦症狀之所以難解,正因為醫生和你都忽略了腸道菌失調。因此,在家裡養寵物可,在肚子裡養好菌更佳。好的心理醫生,也必是優秀的腸胃科醫生!」──張立人(《大腦營養學全書》作者、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
「沒有別的書比這本書更全面、更專業。(……)只有國中生物課背景的讀者也能充分樂在其中(……)腸道菌研究告訴你如何強化健康,作者提供你最簡單又容易實行的策略。百分之百推薦!」──傑佛瑞.萊克納(Jeffrey Lackner )博士(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分校行為醫學臨床中心)
「艾莫隆‧邁爾博士以自身腸胃科醫師的豐富經驗,描述人類大腦與腸道的關係,尤其對腸道菌多有著墨。本書帶讀者進入日新月異的知識領域,本書思慮周密卻簡明易懂,提供了我們許多改善健康的實用建議。──馬丁‧布雷瑟(Martin Blaser)(《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作者)
微生物學的研究顛覆了我們對人體與大腦的理解。艾莫隆.邁爾博士在本書提出對此快速發展領域的權威見解。他在書中結合最新研究、病患案例與個人的小故事,提供讀者兼具實證與實用性的建議,讓大腦、腸道與腸道菌之間的對話保持暢通。──羅布‧奈特(Rob Knight)博士(《微生物的巨大衝擊》共同作者、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微生物組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艾莫隆‧邁爾博士精巧地運用神經科學的優勢,串連大腦的各種功能與消化系統內發生的事。《心腸的祕密關係》道出一個令人類極度卑微的現實:人類對於周遭世界的認知與詮釋,事實上受到寄居體內的微生物支配。本書重新定義了健康為何意,並生動解說實現此目標的方式。」──大衛.博瑪特(David Perlmutter)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無麩質飲食,打造健康腦!》及《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作者)
「腸神經系統長久以來受到忽視,現在終於被認可為人類的第二大腦。這個領域真正的專家艾莫隆.邁爾博士針對人體這個奇妙的部位,寫出了至今最好的一本大眾指南。值得推薦!」──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作者)
「我認識艾莫隆.邁爾博士多年,一直很關注他的談話和作品。本書是一本讓人雀躍,兼具學術性與趣味性的好書。強力推薦給任何有興趣了解心智與腸道如何溝通的人。」──邁克爾.格爾森(Michael Gershon)醫學博士 (《第二大腦》〔The Second Brain,暫譯〕作者)
【亞馬遜讀者五顆星滿分推薦語】
「我的腸胃一直有狀況,而這本書幫助我打破舊式科學觀念,了解(自己的狀況)。……腸道與大腦的連結,是個相當具有革命性的新思維,但真的非常有道理!」
「對醫生、腸道有功能性問題的病患、相關領域的治療師,這都是一本深具啟發性的書。」
「我深信在未來,這本書在人們的記憶裡,將被視為開啟未來醫學主流的啟蒙之書。」
「每個人都該讀這本書。長久以來被人們所忽視的腸腦互動不只讀來引人入勝,了解身體為什麼會對連自己沒意識到的各種刺激有那些反應,也對我們該如何生活很重要。」
「關於腸道菌,和腸道菌如何與大腦連結,當前所有的科學證據差不多都被邁爾博士寫在書裡了。」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艾莫隆‧邁爾醫師(Emeran Mayer, MD)
全球知名的肝膽腸胃科醫師、神經科學家。針對消化系統與神經系統的互動如何影響人體健康,從事臨床及神經生物學研究超過三十五年,尤其關注情緒調節、內臟疼痛和肥胖。引領全球腸腦菌軸研究及慢性內臟疼痛領域,是公認世界級的專家。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奧本海默壓力與復原力神經生物學中心(Oppenheimer Center for Neurobiology of Stress and Resilience)執行長,消化道疾病研究中心(Digestive Disease Research Center)的共同主任。他主導的研究計畫連續二十五年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經費補助。相關媒體報導見於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美國公共電視網、紀錄片《尋找平衡》(In Search of Balance)、《大西洋月刊》(Atlantic)、《科學人》、《紐約時報》、《衛報》等。現居洛杉磯。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