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館藏資訊
中醫臨床必讀!血證是指血液不循經脈而滲溢脈外的各種出血證,凡以出血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均屬血證的範疇。臨床常見的血證有吐血、咳血、咯血、崩漏等。血證學說起源於周秦,形成於漢代,發展於明清。《黃帝內經》對血證的病因病機論述較詳細,但沒有證治方藥。漢代張仲景專門論述各種血證的病因病機,證治方藥、禁忌預後等,奠定了血證的臨床學基礎。明清時期血證學說更為充實,研究者不乏其人,有關血證的論著也很多,對血證不斷
資料來源:
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唐宗海
字容川,四川天彭人,生於清代咸豐光緒年間(公元1851-1908?),晚清著名醫家。
由於其父體弱多病,所以早年即習醫,以替父親調治。癸酉年六月,其父病情惡化,突然吐血不止,再又轉為下血。唐宗海遍查萬書,及拜請名醫均無法確定病情及施治,至拖延至死,因此唐氏後來花費多年,於正統醫學上之研究,終於觸類旁通,領悟到血證的治療意義。
後因臨床施治,功效不凡才寫成《血證論》一書,其學術思想來源,受東垣、丹溪及溫補學派的影響甚深,但卻能成為一家者言,惜當時唐氏對西醫的生理解剖,尚在一知半解之中,致其文字之中出現甚多謬誤,但其著作對後世的中醫,仍俱莫大的指導作用。
編校
陳永諸 中醫師
學經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士
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
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
治療項目
各種重症患者,如惡性腫瘤、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紅斑性狼瘡、白血病、類風濕關節炎、小孩癲癇、婦女子宮腫瘤、肝硬化腹水、水腫。
輕症者,如地中海貧血、偏頭痛、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