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 [電子書] / 黃淑祺著
- 作者: 黃淑祺 (中國文學)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語言文學類 ;
- 出版: 臺北市 : 秀威資訊科技 2005[民94]
- 叢書名: 語言文學類 ;AG0026
- 主題: 王安憶--作品研究
- 版本:一版
- ISBN: 9789867263223 (電子資源) 、 9867263227 (電子資源)
- URL:
點擊此處查看HyRead電子書
- 一般註:資料型式 : 文字 檢索型式 : 電子書服務平台 104年度教育部補助款 參考書目: 面323-365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252921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上海已然成為女作家王安憶觀看生活的立足點;很少人像她一樣,經常重寫自我的認同及經驗。王安憶是大陸文革結束後,新時期崛起的作家,其作品以質量之豐,在當代大陸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上海、女性,與認同,是王安憶始終關注的主題。這些主題在她不同時期作品中,呈現多元面貌,並指向一條通往近代中國與現當代中國現代性文化語境的道路。本書從敘事美學的角度出發,勾勒其小說作品中的文學時代與社會背景,並論述王安憶不同時期小說作品中的敘事特色。是台灣迄今最為全面的王安憶小說研究。在章節的安排上,本書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全書導論。第二章討論王安憶1978年至1984年的小說作品。此時期作品大多是從個人經驗出發,在審美價值上尚未成熟,但卻具有相當重要的指標意義。如同王安憶本人對「處女作」的看法:作家的處女作裡,有一些東西是它永遠不可再得的。其中帶有「非常純粹的感性,這種感性沒有受到污染」,是「原始人藝術世界的特徵」。很顯然王安憶是接受了來自西方心理學的文學觀念。王安憶並將「處女作」定義為:「創作者第一階段的作品」。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王安憶本人亦將她第一階段的作品視為她小說(複數型)中的原型。關於王安憶小說「原型」的討論,詳見本書第二章。第三章則討論從王安憶1984年到1989年間的作品。這個時期的創作最突出的便是以〈小鮑莊〉為代表的「尋根文學」作品。廣義來看,王安憶此後的作品都是一種「尋根」。本章即分別從狹義與廣義的路徑來探討王安憶小說裡的「尋根」意義。第四章的重點放在90年代年初期,王安憶小說觀念的轉型因素與實踐。王安憶一向是個寫實主義者。有時我們會看到「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古典浪漫主義」這些「形容詞」被套用在她身上。其中有些是作者加諸於自己身上,而有些則是評論家所贈與。無論如何,這些帶有風格與價值界定的詞彙,都表明了王安憶的小說在審美上大抵是傾向於社會主義文學傳統的寫實精神的。然而90年代初〈叔叔的故事〉的出場,卻顛覆了小說這一層「寫實」的意義,小說的「虛構性」被視為一種文學範式的改變,並成為一種刻意彰顯的敘事前提。而具體完成這一種「虛構」意義的小說實踐,則集中表現在她1990年〈叔叔的故事〉到1993年《紀實與虛構》、〈傷心太平洋〉的寫作上。而同時期的其他作品,如〈妙妙〉、〈米尼〉、〈香港的情與愛〉等,從創作意圖來看,則更為接近《長恨歌》等偏向小說「紀實」價值的過渡時期作品。第五章將從「上海」城市的象
黃淑祺,1979年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