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301
0
0
0

是老化還是疾病 : 高齡趨勢下,如何判斷與協助發生在長輩身上的健康問題 / 劉建良著.

  • 作者: 劉建良 著
  • 其他題名:
    • 高齡趨勢下,如何判斷與協助發生在長輩身上的健康問題
    • Care ;
  • 出版: 臺北市 :新北市新莊區 : 大塊文化出版 ;大和書報圖書總經銷 2013[民102].
  • 叢書名: Care ;26
  • 主題: 老年醫學 , 老年護理
  • 版本:初版
  • ISBN: 9789862134368 (平裝): NT250
  • 讀者標籤:
  • 引用連結:
  • 系統號: 000246923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大家身邊有很多的老年人,所以總以為自己知道老化是怎麼一回事,漸漸地都習慣了些異常的言行或生活習慣的改變,因而忽略了「疾病徵兆」,反被當成了「老化」的必然現象之一。 從沒有一個世代像時下,能讓世上同時有越來越多的高齡老人家,長壽頤養天年。在思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時,常無法能很快有相對應的經驗來做參考,不只是醫界在尋求突破歲月所加諸的停損治療,老年人自己也搞不明白怎麼一老就變這樣?就算是年輕人,也無法想像將來要為老年「預做些什麼打算」? 老化是身體用久了,累積足夠耗損,所出現的機能衰退,醫學無法讓老化停止,但可以減緩速度。這對步入高齡化社會而言,是人人都必要學習的生活知識一部份,因為總有一天,你我大家都用得到。 作者劉建良醫師,把門診所見,老人家說不出口的話寫出來,讓子女藉由觀察,找出最適合家中長輩健康的照顧方式。 很多用心呵護長輩的家屬,都想知道該怎麼做,才可以把家裡的老人家照顧得更好。他們不只認真與就診醫師討論,了解相關資訊,還仔細做紀錄;當老人家健康狀況越來越穩定,家屬照顧相對也越來越有心得。 為老年人設計的醫療評估,可以讓病人和家屬,了解哪些症狀有機會借助藥物治療舒緩;哪些功能衰退,老人家的生活需要調整因應。最重要的是:盡可能找出對器官的猶存功能,傷害最小,卻仍有治療效果的藥物處方。而不是讓舊病未癒,卻因藥物的副作用或交替作用,新病又上身。 老年人吃藥是很常見的,但很多病人不知道自己吃什麼藥?為了什麼吃這藥?這藥有沒有什麼副作用? 就診時,當醫師問起:「您有在吃什麼藥嗎?」 常聽老人的回答是:「我有吃心臟病、高血壓、降血糖、關節痛的藥,一天吃十幾顆,都是醫師開的,吃很多年了,我也搞不清楚哪顆是吃什麼病的藥。」 身為兒女能不為之捏把冷汗嗎? 疼痛處理、過度休息、害怕一跌再跌……很多老年複雜疾病,都是從小問題開始,臨床上也發現:當老人身體狀況改變時,比一般的病人,需要先了解這個變化是來自心情?還是體能上的問題?往往給老人一個希望,有時候比藥物還有效,比如家人的噓寒問暖與陪伴。 睡眠周期提早,常會讓老年人覺得自己有失眠問題,例如晚上八點就寢,凌晨兩點起床。太早起床,想要再睡也睡不著,醒來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因而感到困擾想服用安眠藥。計算一下,晚上八點就寢,凌晨兩點起床,整個晚上也睡了六個小時,就一個老年人來說,這樣的睡眠時間已經足夠,中午只要再睡個午覺,就可以維持整天的活力。但凌晨兩點醒來,跟家人作息不一致,多少會有點困擾,只是這屬於睡眠周期提早,而不是睡眠時間不足。 即使老人家一生歷練身經百戰、活過一甲子,但老化對他們來說,仍是一種「嶄新」的體驗。看著自己身心功能逐漸衰退,他們需要很多的心理調適,才能漸漸適應老來多少需要依靠兒女或其他看護者協助生活。這個逐步退化的過程,可能因為彆扭而不好意思開口要求協助,或以不服老的態度拒絕幫忙,因而錯失復原的良機,或冒著再度受傷的風險。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劉建良 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研究醫師 曾任:花蓮慈濟醫院神經科 總醫師 立志當老年神經科醫師,具神經科與老年醫學科專科醫師執照,立志當老年神經科醫師。 專長: 失智症藥物調整、非藥物治療與生活建議 老人步態評估與姿勢調整 巴金森氏症藥物調整與跌倒預防 老人用藥整合 老人病症候群的處理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