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263
0
0
0

國語智慧名言故事 [電子書] / 牟宗豔編.

館藏資訊

讀古文不再傷腦筋,國、高中最佳課外讀物,快速提升國學程度的利器   《國語》是以記言為主、分國記事的歷史名著。該書以諸侯國為單位敘述史實,起於西周穆王十二年(前九九○年)西征犬戎,終於東周定王十六年(前四五三年)晉卿智伯被韓、趙、魏聯合所滅,前後共五百三十八年,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語,共二十一篇。   《國語》約成書於戰國時期,關於《國語》的作者一般認為是左丘明,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三國時吳國的韋昭在《國語解敘》中也認為《國語》是左丘明所作,與《左傳》是姊妹篇。並對該書作了如下概括:「其(左丘明)明識高遠,雅思未盡,故復採錄前世穆王以來,下迄魯悼智伯之誅,邦國成敗,嘉言善語,陰陽律呂,天時人事逆順之數,以為《國語》。」   《國語》是我國第一部議論精闢、獨具史識的國別史。它透過對話的形式闡發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記載了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史實,在敘述歷史的過程中,留給後人許多警示。同時,該書的敘述又不缺乏文采,給後世的散文寫作提供了典範,如《邵公諫厲王弭謗》、《觀射父論絕地天通》、《叔向賀貧》等篇都被作為古代散文的樣板選入《文選》和《古文觀止》中,供人們學習、賞析。   《國語》還保留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至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楚才晉用」、「善有章,雖賤賞也;惡有釁,雖貴罰也」、「眾志成城」、「眾口鑠金」、「小丑備物,終必亡」、「人皆集於苑,己獨集於枯」等。它以其歷史性、文學性和思想性並重而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獨樹一幟。正因為如此,《國語》歷來為後人所重視。   現存最早、最完備的《國語》注本是三國吳韋昭的《國語解敘》,其後較為優秀的校注、考釋本有清代洪亮吉的《韋昭國語注釋》、董增齡的《國語正義》和近人徐元誥的《國語集解》等。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名言、要義和故事三個緊密相連的部分。   第一,關於名言。鑑於《國語》一書以歷史性為主、文學性和思想性並重的鮮明特點,我們從中選取了七十餘則反映歷史、蘊含哲理並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名言、警句。在內容上力求兼顧歷史性、文學性和思想性,盡可能使讀者全面瞭解《國語》,領會其歷史知識、思想內涵和優美文采。首先,《國語》涉及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政治(含外交、軍事)、經濟、文化(含哲學、史學、教育、祭祀)等諸多方面。所以,我們在名言的選擇上,也力求廣泛涉及上述的多方面內容。一是政治思想方面,主要選擇以禮治國行事、以德修身、修內政親鄰國以及民本等諸多方面的名言;二是經濟思想方面,選擇介紹了我國古代的一些特定制度;三是文化思想方面,主要選擇了探究天人關係的哲學思想、「因體能質而利之者也」的教育思想以及音樂美學方面的有關內容。其次,《國語》中多錄諫言,有的引經據典,設譬取喻而正面說理;有的以行動強行諫阻,甚至以死相諫;有的正話反說。同是進諫,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情勢、環境之下採取不同形式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其中時代背景、人物性格、心理活動無不一一展現,剖析利弊、判別得失、陳說利害無不淋漓盡致。對此,我們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再次,《國語》長於記事,善於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如記敘驪姬亂晉的過程中,寫出了驪姬貌美心毒、口蜜腹劍、恃寵而驕;晉獻公貪權無智、昏庸不明;優施陰險狡詐、助紂為虐;申生僕人見微知著、富有遠見的鮮明形象。《國語》中類似的栩栩如生的人物還有很多,如齊桓公、管仲、晉文公、臧文仲、范文子、伍子胥等正面人物和榮夷公等反面人物,里克等充滿矛盾的人物,無不有血有肉地站立在人們面前。   第二,關於要義。對名言中的生僻字作簡要注釋,對部分沒有選用本書故事的名言作簡要今譯,並本著批判繼承的原則,簡述名言、警句發生的時代背景、涉及的人物和事件,並對其含義進行實事求是的評析,在尊重原意的基礎上說明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借鑑意義,使「古」能夠為今所用。   第三,關於故事。鑑於《國語》本身豐富的史實價值,我們在故事的選擇上盡量採用本書中的故事,另外也選擇了其他一些能夠準確、生動地反映名言蘊含深意的故事,力求在要義評析的基礎上,透過講故事的形式,進一步闡明其意義,使得讀者在閱讀生動有趣故事的同時,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些名言警句所昭示後人的道理。   人類思想的發展是有延續性的,所以《國語》中這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涉及道德修養、做人原則等許多方面的思想,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仍然具有借鑑意義,仍然值得我們研究和珍視。對中國人自身的發展來講,這種研究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社會,認識人生,有助於我們在進步的歷程中少走彎路。從世界文化發展的層面來講,在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文明頻繁碰撞、日益融合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也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繼承發揚傳統精華,一個很重要也很有效的途徑,就是在青少年中擴大古代優秀典籍的影響,讓他們多讀經典作品,瞭解歷史,瞭解傳統,這樣才有可能建設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張樹驊,山東樂陵市人。先後擔任山東省作家協會紀檢組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山東省政協常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先後主編《儒商與二十一世紀》、《先秦經典智慧名言故事》叢書、《儒藏論壇》等書籍。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