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284
0
0
0

可畏的對稱 : 現代物理美的探索 / 徐一鴻(A. Zee)著 ; 張禮譯.

館藏資訊

內容第一部份從藝術、建築、科學到物理學的弱作用宇稱不守恆等領域,探討對稱性與建築設計,進而到自然界基礎規律的設計關係;第二部份介紹愛因斯坦在創立相對論的過程中所得出的「對稱性指揮設計」的觀點;第三部份介紹對稱性在認識和詮釋量子世界中所取得的成果;第四部份介紹楊-米爾斯規範理論並將對稱性思想再次引入基礎物理學的舞台,同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求宇宙的「最終設計」及所遇到的問題。 ※推薦文 從1606年利瑪竇與徐光啟翻譯完成《幾何原本》(前六卷)算起,科學傳入中國已整整四百年。但遺憾的是,科學在中國一直沒有紮根,因為我們始終把科學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而忽視了她文化的一面。我們出版的大多數傳播科學的著作僅限於敘述具體的科學知識,對科學的靈魂是什麼這類基本問題很少涉及。因此,在中國學科學,就像外國人學京劇一樣困難。因為周圍沒有名家指點,我們從小只能照著各種教科書比劃唱念做打,最終只能是形似,離神似總有相當的距離。由此看來,要儘快提高中國的科學水準,除了引進名家做指導外,出版一些詮釋科學文化,闡揚科學義理的著作也是很重要的。因此,這次五南書局出版徐一鴻教授(Prof. Anthony Zee)所著的《可畏的對稱》是值得所有愛好科學的中國人高興的事情。 這本書與大多數科普著作不同,它不拘泥於講述科學知識的細節,而是通過敍述科學家們如何一步步地窺探「上帝」設計世界的原則,將現代物理學的整體架構呈現給讀者。正是此書使我明白了科學的靈魂在於追求自然之美。在這一點上,科學與藝術是相近的,但她們追求的層次不同,手段也不同。藝術靠感官直覺體驗自然(包括社會)的表觀的美、形象的美;而科學則靠抽象思維(主要是數學)體驗自然(包括社會)的本質的美、抽象的美。有趣的是,不論抽象的美還是形象的美都講究平衡與對稱。事實上,對稱已成為現代科學(尤其是物理學)的基本美學原則之一,因為對稱意味著不變,不變意味著規律,而在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中揭示不變的東西(規律)正是科學的本質追求。從這種意義上講,對稱是可畏的,更是可愛的。 作為碩果僅存的上古文明,五千年來中華文明一直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其他文明。兩千年前,我們向佛教文化學習,大大提升了本土文化的內涵。今天,我們又要向科學文化學習。可以預見,兩種文化融合之時,就是中華文明重光之際。歷史將證明,《可畏的對稱》一書中譯本的出版將為此做出重要貢獻。 張紅雨 於山東理工大學 ※總校閱簡介 蔡淑慧 物理博士,曾參與多項實驗研究,領域包括半導體物理、超導物理、光電科技、高頻通訊、微機電技術、奈米科技、量子電腦及生醫科技。 作者目前興趣為研究生醫技術及量子生物技術的整合,興趣廣泛多重涉獵,形同「量子人」;來無影去無踨,行蹤如同「電子人」。著有《十七歲的物理》。 本書特色:本書介紹愛因斯坦和他的追隨者們,通過一個世紀的努力建構了近代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框架。他們將對稱性作為指導原則,並深信這是揭示自然基礎設計秘密的鑰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徐一鴻(A. Zee) 現職: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美國聖塔巴巴拉加州大學教授    美國國家理論物理中心永久會員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博士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士 經歷:上海人,出生昆明,搬遷香港,    移民聖保羅,求學美國,定居聖塔巴巴拉。    志業有理論物理學家、教授、資深研究員及    科普書、教科書、文化飲食方面的作家。    共發表超過250篇論文,並著有:    【膨脹的宇宙-愛因斯坦的玩具】    【可畏的對稱-現代物理美的探索】    【力的統一】、【吞雲】等。    相關著作在德、日、韓、西、台灣等地譯成當地語言出版。    周遊世界講學與研究。 ※譯者簡介 張禮 現職: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