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514
0
0
0

塑膠 : 有毒的愛情故事 / 蘇珊.弗蘭克(Susan Freinkel)著 ; 達娃.謝維玲譯.

館藏資訊

今天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新生兒體內,都帶有一點塑膠。

塑膠無所不在:從口香糖、手機、不沾鍋,
到奶瓶、輸血袋,甚至衣服,
現代生活中想要不碰到塑膠,連十秒鐘都很難!
人與塑膠戀愛了將近百年,才發現陷入一場有毒的愛戀中,
卻已上了癮……



  研究顯示,早在1950年代,人體組織中就出現了微量塑膠。
  1907年,純合成塑膠「電木」問世,人類史上才有了完全由非自然界分子所組成的合成聚合物。
  1911年,「塑膠」一詞首度出現在字典中。
  1941年二戰珍珠港事件後,美軍開始以塑膠取代鋁、黃銅等金屬,將聚合物從實驗室中拉進了現實生活,開始了人類對塑膠的「啟蒙」。自此便開啟了人與塑膠一發不可收拾的熱戀時代!
  從工藝設計家、醫生到建築師、銀行、工商業界乃至社會大眾,都成為塑膠家族的愛用者,使得我們只在一個世代之間,就變成了塑膠人。
  短短的七十年間,全世界的塑膠消耗量從近乎零的程度,到今日每年2700億公斤,成為20世紀至今最浩大的商業故事主角。然而,當我們與塑膠共處了一世紀,創建了一個無處不「塑」的世界後,才開始意識到這是一段不健康的愛戀,有如上癮者與成癮物之間的複雜關係。

  本書追溯了人類和塑膠之間的愛恨情仇,以梳子、椅子、飛盤、輸血點滴袋、拋棄式打火機、塑膠袋、寶特瓶和信用卡這八件物品為主角,藉由各種塑膠材料的發明及其所伴生的產品,例如牙刷、不沾鍋、奶瓶、紙尿布、保鮮膜、拋棄式針筒、人造纖維衣服、運動鞋……等,來幫助我們檢視塑膠的歷史與文化。
透過生動的奇聞軼事、整理最新科學研究和經濟報導,精采分析塑膠對我們的文化社會、政治、經濟和生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合成物如何衝擊我們的健康與環境,也探索了人類設法使塑膠更永續而做的一切努力。

*1906年歐亨利短篇小說《聖誕禮物》中,貧窮的先生必須賣掉懷錶,才有錢買一把昂貴的玳瑁梳送給擁有美麗長髮的太太。如果當時已有量產而便
 宜的賽璐珞梳子,歐亨利也就沒有故事好說了。
*1930年代以後,第一雙尼龍絲襪上市時,幾小時內就賣光,甚至因供應不足導致「尼龍暴亂」,顧客間為搶購而出現全武行的打鬥場面。
*1950年代,塑膠製的拋棄式手套和針筒問世,在愛滋病開始流行後成為不可或缺的物件。
 1960年代中期,含有DEHP的聚氯乙烯(PVC)血袋已成為民間血庫和醫院的標準配備,由於DEHP具有保存紅血球,使紅血球不崩壞的功能,至
 今仍未有替代品。
*1958年,第一張塑膠信用卡問世,至今光是在美國,就有超過十億張卡片流通,疊起來能聳入天空112公里,相當於13座聖母峰那麼高。但它的成
 分,是環保人士最痛恨的PVC。
*1961年,第一個拋棄式塑膠打火機問世,至今全球年銷量超過3.5億個,但也成為全球海灘垃圾數量排名第二的物件(第一名是煙蒂)。
*1973年,杜邦取得寶特瓶的專利,於是我們開始有了寶特瓶裝的可口可樂。但如今全美國一年生產720億個寶特瓶中,仍有550億個未能回收利用,
 這是足夠為每個美國人織出三件毛衣的聚酯纖維量,也是足夠為120萬戶家庭提供一年用電量的能源總和。(製成聚酯纖維、轉為能源發電,都是
 廢棄寶特瓶的重要次用途。)
*歐盟在1999年就禁止在兒童玩具中使用DEHP,美國國會在九年後2008年才通過類似法案。
*雙酚A,常添加在製成奶瓶、光碟片和水瓶的塑膠中,也是許多食物和飲料罐內襯的基本成分,遇到熱水和洗潔精時很容易濾出。雙酚A的作用相
 當於弱雌激素,目前已知對動物健康的影響,和人類愈來愈常見的疾病相似,這包括乳癌、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以及過動症等神經行為性問
 題。

【Amazon專訪本書作者】
問:你為何決定要寫一本關於塑膠的書?

答:在我所居住的舊金山,關於塑膠問題人們已經談論了很多年。我決定要嘗試一整天不碰任何塑膠。在實驗當天早上起床後十秒鐘,我就知道這個
  實驗有多荒誕,因當我走進浴室,就發現馬桶座是塑膠做的。於是,我把實驗改為花一天寫下每一項我觸摸到的塑膠物件。一天結束時,我訝異
  地發現合成材料充斥了我的生活。我和多數人一樣,對於現代生活有多仰賴塑膠的事實完全不察。

問:在你所學到關於塑膠的事物中,什麼使你最感驚訝?
答:我對於人類世界多麼快速變得塑膠化感到最震驚。在一九四○年,塑膠幾乎不存在,也幾乎沒有東西是塑膠製的。如今,塑膠的種類不僅有數千
  萬種,一般人周遭三尺之內都存在著某種塑膠物品。即使在研究調查了幾年之後,我還是不斷地在不預期的地方發現塑膠的存在。譬如,臉部按
  摩霜中的細珠子,往往就是塑膠做的。還有一個噁心的:塑膠也是口香糖的成分之一。

問:為何這本書的副標是「有毒的愛情故事?」
答:在調查塑膠的歷史時,我驚訝地發現我們和塑膠的關係,很像一場變質的愛情故事。人們最初熱戀著這種新材料,急切地想以各種方式應用塑
  膠。在四○年代,民意調查發現「玻璃紙」是繼「母親」和「回憶」之後,被認為是英文中最美麗的名詞。到了一九七○年代,我是個青少年時,
  塑膠的名聲惡化了許多,那是用來製造粉紅鶴、閃亮西裝、俗不可耐的家具的東西。塑膠是劣質和冒牌貨的同義字。如今,我們發現自己對塑膠
  的倚賴產生了嚴重問題,包括對健康的危害,資源浪費和污染等問題。即使如此,塑膠的生產和消費量仍然逐年上升。我們陷在一段不健康的癮
  頭上,這是一段有毒關係的標誌。

問:塑膠真的千古不壞嗎?
答:塑膠的壽命取決於許多變因。有些塑膠可能撐不了一年,有些則能撐上數十年甚至可能達數百年,尤其是在海洋中。我在二○○八年開始寫這本書
  時,拿了兩個塑膠購物袋,一個掛在後院的籬笆上,另一個綁在旁邊的樹上。三年後,籬笆上的袋子還掛著,看起來差不多新。樹上的袋子已經
  不見了,不過那是因為那棵樹死了。

問:寫這本書是否改變了你對塑膠的感受?
答:我比以前更能欣賞也憂心塑膠的存在。我對塑膠如何轉化醫療界、交通界或建築界有更多認識,了解塑膠如何能替換敗壞的心瓣膜,或打造波音
  公司超輕型夢幻客機。我開始調查研究時,參加了一場環境友善的建築研討會,發現「綠色」建築師熱愛保麗龍,因為它是很棒的隔熱體,而且
  持久耐用。但是塑膠的諸多優點也附帶了缺點。例如使保麗龍在建築中對環境友善的特質,也使它在被用在免洗杯時成為環境災難。

問:在我們面臨氣候變遷或生物多樣性消失等重大環境議題同時,為何還需要在乎塑膠的議題?
答:我們在過去十年生產的塑膠比過去一百年還多。然後許多塑膠都是用在不重要的一次性用途上,這對珍貴的資源來說是很大的浪費,而且這種資
  源能幫助我們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問題。但是我也認為我們使用塑膠的方式,是許多重大議題的症狀與象徵,譬如我們對有限的石化燃料的依
  賴,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暴露於有害化學物質等議題。為了塑膠購物袋而戰,看起來或許瑣碎不重要,然而當我們試圖解決塑膠購物袋問題時,我
  們也在與整個用過即丟的文化搏鬥,因為這是個便利文化創造的環境問題。探討塑膠問題,其實是在探討我們究竟想要將自然世界轉變到什麼狀
  態,我們想要留給後代子孫怎樣的遺產。

問:你是否改變自己使用塑膠的方式?
答:我對如何使用塑膠更小心謹慎。我已經試著減少對如塑膠袋等一次性塑膠的倚賴性,也盡量購買大包裝以減少包裝材料的浪費。因為我的家人喜
  歡喝氣泡水,我們買了附有可重複使用瓶子的氣泡製造機。有趣的是,我們實在很容易在生活中忽視塑膠的存在,就算你正在寫一本關於塑膠的
  書時也不例外。我在研究塑膠兩年後的某一天,在泡茶時突然發現我的插電茶壺是塑膠做的。因為我學到加熱會使聚合物連結鍵加速崩解,導致
  化學物質濾出,我就決定將茶壺換成金屬製的。

問:人們若想改善與塑膠的關係,可以做哪五件事情?
答:這不像許多有問題的婚姻一樣,這段關係可以在不痛苦的情況下得到改善:
  1.拒絕使用免費的一次性塑膠:購物時自己帶購物袋。帶個隨身杯滿足咖啡癮。告訴服務生你不需要用吸管。
  2.可以的話就重複使用:重複使用裝三明治的塑膠袋一星期;用空的優格盒子裝剩菜。
  3.停止喝瓶裝水的習慣。你還是可以用不銹鋼、鋁製或無BPA的塑膠瓶等可重複使用的水瓶來解渴。
  4.學習什麼是可以回收的物件。了解社區內的回收系統接受哪些塑膠。探索其他回收資源。快遞公司會收回包裝用的保麗龍粒;許多連鎖超市接
   受用過的塑膠袋和塑膠膜;許多連鎖辦公室用品供應店也會回收用過的印表機墨水匣。
  5.不用塑膠製品來煮食。熱氣能使有害化學物質從某些聚合物中濾出,所以在微波之前,將食物裝到玻璃器皿中。

延伸閱讀
《從搖籃到搖籃》、《任性創業法則》、《失控的進步》、《發燒地球200年》、《失竊的未來》、《沒有我們的世界》、《馬鈴薯:改變歷史的貧民美饌》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Susan Freinkel(蘇珊‧弗蘭克)
於美國衛斯理大學研讀歷史、哥倫比亞大學研讀新聞,長期為美國《紐約時報》、《探索》和《健康》等知名報章雜誌撰稿,擅長論述科學、文化和環境之間的交互影響。興趣廣泛,從減重、狂牛病、維他命治療到藍玫瑰等議題,均有涉獵。她的上一本著作《The American Chestnut》曾被美國暢銷作家瑪麗‧羅區譽為「一本完美的書」,並獲得2008年全美戶外圖書獎。她費時兩年,研讀上千篇論文和報導,並進行大量深入訪談,方完成此書。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