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藏資訊

人類曾經存在、最有力的證據都記錄在建築裡。當代韓國建築界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家金錫澈,集結走訪世界各地二十餘年經驗,依據建築物本身的功能,以及人類在建築空間所產生的行為與意義,劃分出全書四大面向:靜寂空間、神聖空間、居住空間、人世空間,帶領讀者來到二十四個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建築空間,一窺人類文明的美麗與高度。 四大面向,人類文明二十四個重要建築──※靜寂空間:為生者服務,也為死後的世界作準備埃及金
金錫澈 Kim Seok Cheol 生於1943年。京畿高中畢業,就讀漢城大學建築系期間,師從韓國著名當代建築師金重業、金壽根。1970年與金熙春、趙昌傑共同創立漢城大學應用科學研究所並出版《現代建築》期刊,兼任總編輯一職。參與21世紀城市宣言「梅加利德憲章」起草,陸續在北京清華大學、倫敦建築聯盟學院任教。作為韓國當代建築界的傑出代表人物,金錫澈長期致力東亞地區建築設計與城市發展的研究,貢獻卓越;所參與的建築物件如首爾藝術中心、漢城奧運奧林匹克中心、濟州島電影博物館、韓國海印寺新佛教中心等,咸視為當代建築經典之作。因其建築領域的卓越成就,獲頒第一屆韓國建築文化大獎、鐵塔工業勳章、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等重要獎項。2004年,應威尼斯大學之邀於卡特隆宮舉辦「金錫澈建築作品展」,並在札格拉布國立博物館舉辦「白南哲/金錫澈雙人展」、在東京與巴賽隆納舉辦「跨越亞洲」等展出,獲邀為維農娜博物館任國際大獎評審委員。著有《阿奇拜宣言》、《韓國人之家2000年》、《千年建築,千年城市》、《世界建築紀行》等,以及《水城》、《Seoul: City of Ethics, City of Nature》、《China Housing 2000》等電子書。 金錫澈目前為「阿奇拜(ARCHIBAN)建築城市研究院」總設計師,威尼斯大學、哥倫比亞建築城市研究所、北京清華大學等校客座教授,兼任韓國明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