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書目資料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275
0
0
0

大地上的受苦者 / 弗朗兹.法農(Frantz Fanon)著 ; 楊碧川譯.

館藏資訊

特別推薦:南方朔、孫大川、陳光興、陳芳明、廖咸浩
印刻文學誌、破周報、中時開卷嚴選、優活健康網、中央廣播電台全球文化網好書推薦。

《大地上的受苦者》是弗朗茲‧法農的最後一本著作。早在《黑皮膚,白面具》一書中,法農便提出對於種族主義的反思,他認為種族主義並非偶發事件,亦非恣意妄為,而是一種宰制的文化體系,這種體系也在殖民地運作。若是不看清統治文化所帶來的壓迫效應與奴役現象,那麼對於種族主義的抗爭便是徒然,因為這種壓迫的觸角廣及社團、政治與文化,甚至也會影響個體的精神狀態。

在全球化對弱勢地區已然形成新殖民剝削的今天,法農的諸多觀點,都能讓我們看清當前的許多現象,原是源自整個殖民主義/資本主義的淵藪。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弗朗茲.法農(FrantzFanon),二十世紀最出色的後殖民主義論述先驅。1925年出生,1961年因血癌病逝。短短三十六年的一生,只留下四本完整的著作:《黑皮膚,白面具》、《阿爾及利亞革命第五年》(L'anⅤdelarévolutionalgérienne)、《大地上的受苦者》,以及過世後出版的論文集《邁向非洲革命》(Pourlarévolutionafricaine)。西蒙‧波娃譽為當代最傑出的人物之一。

一生充滿悲劇的法農,誕生於加勒比海的法屬殖民地馬提尼克島,二次世界大戰中,他自願入伍,在激烈戰役中受重傷幾乎喪命。戰爭結束後,他到里昂大學攻讀精神醫學,遭遇了不可理解的經驗:他發現他的法國「同胞」因為他的黑皮膚而疏遠、歧視他,對戰爭中死對頭的義大利人的親熱程度,更遠甚於他。1952年,法農寫下了震驚黑人世界與歐美知識份子的經典之作《黑皮膚,白面具》。1953年,他到阿爾及利亞一所醫院工作,目睹殖民地的悲慘情狀,開始思索殖民主義,而主要工具之一,就是精神醫學。他從精神醫學裡習得了關於壓抑、認同、反彈發洩與人格扭曲等概念,以過人的洞見與創意,將這些原本處理個人、家庭關係的分析方法,擴大運用在集體的殖民與被殖民現象上,並對暴力重新詮釋。1961年,他飽受血癌折磨,仍在生命最後一刻,奮力寫出了至今仍極具影響力的《大地上的受苦者》。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