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 : 一種靈魂的狀態 / 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著 ; 劉森堯譯.
- 作者: 皮柏 (Pieper, Josef)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一種靈魂的狀態
- 閒暇 : 文化的基礎
- 出版: 臺北縣新店市 : 立緖文化出版 :紅螞蟻行銷代理 2009[民98].
- 叢書名: 新世紀叢書
- 主題: 哲學--德國 , 文化 , 信仰
- 版本:二版
- ISBN: 9789866513091 (平裝): NT250
- 一般註:本書原書名為<<閒暇:文化的基礎>>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142181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儘管《閒暇》(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一書出版於五十年前,但此書在今日的重要性和關鍵性,比五十年前猶有過之。
本書於1947年初版德文版,1952年第一次翻譯成英文,旋即引起英語世界媒體與學界的熱烈反應,詩人T. S. 艾略特並撰寫專文評論。1998年為紀念德文版五十週年,再重新翻譯重出新版,新版中收錄了一篇由著名英國哲學家史克魯頓(Roger Scruton)執筆的新導論,以及一篇回顧文章,概述此書第一個英譯本(1952年)出版後的各種書評反應。中文版根據德文原版翻譯,並收錄英譯本相關書評與兩篇導讀。
閒暇是一種心靈的態度,也是靈魂的一種狀態,可以培養一個人對世界的觀照能力。作者引用了一系列哲學、宗教和歷史上例證,去證明無論是古希臘人還是中世紀的歐洲人,都深知閒暇的重要性,並深為珍惜。他指出,宗教只能產生在閒暇之中:因為只有身在閒暇之中,我們才會有時間去沉思上帝的本質。閒暇曾經是任何文化的首要基礎,過去是如此,未來也是如此。
當今中產階級世界的「工作至上」觀念已經使「閒暇」的理念凐滅不彰。本書提出了一個震撼人心的警告:除非我們能重拾寧靜與洞見,培養無為的能力,能夠以真正的閒暇取代我們那些狂亂的娛樂,否則我們終將毀滅我們的文化,乃至我們自身。
本書對勞動與閒暇的觀念,截然有別於時下實用主義和清教徒主義的主流。皮柏預言,如果我們不能改弦易轍,繼續把「工作」視之為神明膜拜,終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偉大的哲學家以激發人們思考的方式傳達觀念,並展現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猶如偉大的文學作品不斷激盪我們的心靈,尤瑟夫‧皮柏正是這種風格的思想家。」──詩人 T﹒S﹒艾略特
「靜而後能知。」想要獲得真知,唯有透過閒暇。皮柏博士邀我們去重新發現的,不只是個被擯斥已久的知識概念,還是個被擯斥已久的閒暇概念。」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尤瑟夫‧皮柏( Josef Pieper)
1904年5月4日生於德國敏斯特(Munster)地區,曾於柏林和敏斯特大學修習哲學、法律及社會學等學科,後來曾以社會學家和自由作家身分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後成為敏斯特大學哲學人類學的正式教授,並以該校終身榮譽教授退休。
皮柏曾多次榮獲國際性學術榮譽大獎,六○年代,他主要以哲學家和自由作家身分而廣為人知,他用簡明流暢的文字闡述當代西方智識生活的發展現象,這些論述引起廣泛的影響,直至今日,他的觀念仍為社會大眾所津津樂道,他於1997年11月6日於敏斯特家中去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