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館藏資訊
我的詩,是一株在風雨中飄搖的纖細蘆葦,從被殖民的土壤裡艱難地冒出頭來。 這本詩集,可視為江自得早期從事醫生職務,長期關注社會弱勢與探索醫病關係的擴大及延伸。 藉著「再記憶」台灣過去的殖民歷史,江自得尋覓歷史傷痕的來處;並透過文學的修辭、意象的經營、節奏的起伏跌宕、結構的參差錯落等藝術手法,有意地表現一系列台灣被殖民的「抒情」「敘事」「詩」。 江自得具有真摯情感與深刻哲思的風格,因?「歷史敘事」而使得詩作不僅是個人的情思或話語,更多了「敘事詩」的結構與氣勢。以藝術形式的開拓來看,其創新性的書寫類型,不僅為歷史書寫重新尋找出路;同時,也為台灣現代詩的寫作形式,往前跨出一步。 詩集作品有: 〈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 〈賽德克悲歌〉 〈永不消逝的水煙 ──致林茂生〉 〈從戶口裡消失〉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江自得 一九四八年生,台灣台中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任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任。高學醫學院「阿米巴詩社」成員,「笠詩社」同仁,「文學台灣雜誌社」同仁,「台灣筆會」會員。曾獲陳秀喜詩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正獎、賴和醫療人文獎。著有詩集《那天,我輕輕觸著了妳的傷口》、《故鄉的太陽》、《從聽診器的那端》、《那一支受傷的歌》、《給NK的十行詩》。詩選集《三稜鏡》(與曾貴海、鄭?明合集),散文集《漂泊》。編著有《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人文阿米巴》。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