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0
0
0
虛擬的解剖刀 : 透視男女之軀 / 席亞瑞斯(Alexander Tsiaras),渥斯(Barry Werth)著 ; 潘震澤譯.
- 作者: 席亞瑞斯 (Tsiaras, Alexander) 著
- 其他作者:
- 其他題名:
- 透視男女之軀
- 出版: 台北市 :台北縣新莊市 : 天下遠見出版 ;大和總經銷 2007[民96].
- 叢書名: 科學天地 ;1007
- 主題: 人體解剖
- 版本:初版二刷
- ISBN: 9789864178544 (平裝): NT650
-
讀者標籤:
- 系統號: 000119969 | 機讀編目格式
館藏資訊

皮膚也決定了性別、美醜和種族,那可是有些諷刺;因為人體表面看得到的細胞,包括毛髮、指甲等,都是死細胞。 〔第1章 皮膚系統〕 女性的心臟平均要比男性的小25%,每分鐘多跳5~8下,因此,多數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疲勞。但女性的心臟,一般也比男性的耐用。 〔第7章 心血管系統〕 從肺臟擁擠的空間產生的壓縮力,相當可觀,最高紀錄的「噴嚏速度」,每小時可達160公里。 〔第9章 呼吸系統〕 「樂團首席」是腦下腺較恰當的稱呼,下視丘才是真正負責詮釋樂譜、負責演出的「樂團指揮」。 〔第6章 內分泌系統〕 從設計的觀點,精子可是少見的流線型:橢圓形的頭,頭前方還帶有保護帽;連接頭尾的中段,攜帶了動力匣;尾部類似鞭子,並逐漸變細,有助於運動。 〔第12章 生殖系統〕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延伸查詢
Google Books
Amazon
席亞瑞斯 著 世界公認的頂尖攝影記者、藝術家、作家,涉獵醫學、藝術等領域,長達二十多年。他的作品曾獲許多媒體採用,如《生活》(Life)雜誌、《紐約時報雜誌》、Discovery頻道。現為Anatomical Travelogue公司的總裁兼CEO。 渥斯 著 著名的科學作家,曾為《紐約時報》、《紐約時報雜誌》、《GQ》等報章雜誌撰稿。著有《價值連城的分子》(The Billion-Dollar Molecule)、《賠償》(Damage)等書。
資料來源:
TAAZE 讀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