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資訊
由後門階梯登上哲學殿堂是為了避免經由正門階梯所產生的危險:人們會被那些裝飾大門、大廳和正門階梯的枝形吊燈、地圖及雕像柱子吸引而逗留,反而忘了進入哲學家住處的目的。後門階梯既無裝飾,也不會讓人分心,有時經由後門階梯反而更容易到達目的地。
哲學家的思想雖然抽象深奧,但他們同樣有血有肉,思想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要了解哲學家為何會產生如此卓越的思想,就必須從認識哲學家私下的一面開始。於是,德國哲學教授魏施德帶給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獨門秘方」:經由後門階梯進入哲學家的住處,穿過廚房與臥室,直搗這些思想巨人的起居室。這時,我們看到的就不是穿戴整齊、正襟危坐的假象,而是這些不凡心靈隨性真實的一面。
透過魏施德這位公寓導遊的指引,我們經由後門階梯拜訪西洋哲學史上三十四位哲學家,見到這些思想巨人脂粉未施的一面,進而了解他們撼動人心的哲學思維。有了後門階梯這條終南捷徑,我們不需閱讀大部頭的哲學史巨作,就能了解西方哲學兩千多年來的基本脈絡,直登美麗的哲學殿堂。
威廉‧魏施德(Wilhelm Weischedel),1905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於馬堡(Marburg)大學跟隨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與布特曼(Rudolf Bultmann)研讀神學,同時跟隨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與海德格研讀哲學。由於深受海德格巨著《存在與時間》的鼓舞,1927年跟隨海德格至弗萊堡(Freiburg)大學,1932年以《論責任的本質》(Versuch uber das Wesen der Verantwortung)取得哲學博士學位。
納粹政權期間,他因政治理念的關係被禁止從事學術工作,直到1945年才得以在杜賓根(Tubingen)大學繼續研究哲學;這段期間,他開始有系統地研究哲學史,逐一考察各個哲學家的基本思想。1953年應聘為柏林自由大學正教授,直至1970年退休。1975年逝世於柏林。 魏施德分別於1971/72、1973年出版了生平代表作《哲學家的上帝》(Gott der Philosophen)上下兩冊,此外亦編譯巴斯卡的《沈思錄》,編纂《康德文集》,這些著作皆成為相關領域的經典教科書。《通往哲學的後門階梯》是魏施德最著名的哲學普及著作。